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仙李白的《蜀道难》中,“ , ”这两句,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是全诗的主旨句,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默写语句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2)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驾一叶之扁舟,
(4)渺沧海之一粟,
(5) , 羽化而登仙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取之无禁
(3)举匏樽以相属
(4)哀吾生之须臾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注意“须臾”“匏樽”的写法。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比兴手法写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 , 。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犹”“陨”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求学时苦中作乐、不在意物质匮乏的句子是 “ ,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将“ , ”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南宋国土丧失的境况,抒发作者想要收复国土的急切愿望。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
试题分析:情景默写比上下句衔接难度要大,这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分析每段话的思想,及时归纳所给情景的内涵。解答本题要重点分析所设的情景,所给的提示语。(1)提示语“不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2)提示语“苦中作乐、不在意物质匮乏”;(3)提示语“鲜明对比”“ 南宋国土丧失的境况”。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也可回忆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层次结构,找到答题区间,再作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劝学》中用了一个反面例子来证明要用心专一,不可急躁,这个例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螯”“鳝”“浔”“荻” “豗”“砯”“壑”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依据原文,在下列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贤哉,回也!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反复记忆,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尤其是散文中是虚词和通假字。本题中
涉及的难写的字比较多,如“不可谏、不堪其忧、近取譬”都是要注意的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李白运用夸__想象的手法描绘蜀道群峰高耸,松树奇异的句子;“ , ”
(2)《蜀道难》中用“ , ”两句描写青泥岭道路高入云天,让人仿佛穿行星星之间,望而生叹。
(3)赤壁赋中侧面表现音乐艺术魅力的两句是 “_ _, ”。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7.默写出下列名篇句中的句子
(1)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 , 的感慨。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在《登高》一诗中,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禁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 ”。
(5)《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沦”“猿猱”“作客”“尊”“酹”“须臾”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
⑴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
⑵《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⑶《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⑷《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⑸《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尾联是: , 。
⑴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⑸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型题,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扪”“膺”“豗”“砯”,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化为狼与豺。 ,夕避长蛇。(《蜀道难》)
(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
(4) ,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5)《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 ”。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有关渲染冷落暗淡、萧条僻静氛围的写景的句子是: , 。
(7)凭谁问: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所守或匪亲,朝避猛虎。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匪、潦、倒、沦、渺、鸦、矣。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