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
(1)《诗经•氓》中表示什么事物都有个限度的二句是:“ , 。”
(2)《赤壁赋》中用“ , 。”表明一世之雄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长矛吟唱。
(3)屈原在《离骚》中声明“ , ”,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速死,或者流放,也绝不忍心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隰”“ 酾”“槊”“溘”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本是女子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期盼与思念,曹操在《短歌行》借此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2)不吸取前人败亡的教训,只会让历史悲剧不断的重复。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的最后所说的“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出陋室非常幽静的环境,是为了衬托室中之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前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型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衿”“ 苔痕”,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高峡出平湖。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一般性默写,难度不大,默写时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遒”“壁”“截”“醉”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平时还要注意多多积累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 , ”两句以“五丁开山”的传说来渲染蜀道之艰险。
(2)《琵琶行》中,琵琶女应邀进行了精彩的弹奏,使得听众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以至于“ , ”。
(3)《荀子·劝学》中,“ , ”两句告诫我们要广博地学习并且加强自我反省。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
(2)韩愈《师说》中表述师生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___”与荀子在《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一致的。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
(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繁、潦、暮、哀。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仙李白的《蜀道难》中,“ , ”这两句,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是全诗的主旨句,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默写语句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2)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驾一叶之扁舟,
(4)渺沧海之一粟,
(5) , 羽化而登仙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取之无禁
(3)举匏樽以相属
(4)哀吾生之须臾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注意“须臾”“匏樽”的写法。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比兴手法写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 , 。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犹”“陨”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求学时苦中作乐、不在意物质匮乏的句子是 “ ,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将“ , ”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南宋国土丧失的境况,抒发作者想要收复国土的急切愿望。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
试题分析:情景默写比上下句衔接难度要大,这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分析每段话的思想,及时归纳所给情景的内涵。解答本题要重点分析所设的情景,所给的提示语。(1)提示语“不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2)提示语“苦中作乐、不在意物质匮乏”;(3)提示语“鲜明对比”“ 南宋国土丧失的境况”。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也可回忆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层次结构,找到答题区间,再作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劝学》中用了一个反面例子来证明要用心专一,不可急躁,这个例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螯”“鳝”“浔”“荻” “豗”“砯”“壑”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