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两句表现了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2)王安石在《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一个政治改革家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的名句是“ ,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收束了队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队历史的缅怀。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蛾眉”“谣诼”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蜀道难》

(2)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琵琶行》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知。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山峰之高,绝壁之险”“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夔州秋天”等词语,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盈”“渚”的写法。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由“愁”想到江水长流的句子是: “ 。”

(2)《将进酒》中最能体现李白的自信与狂放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李白《将进酒》)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甫《阿房宫赋》中说:“ ”。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材、鉴、哀、尽。

18.背诵默写

(1)同是天涯沦落人,

(2)扪参历井仰胁息,

(3)寒衣处处催刀尺,

(4)一去紫台连朔漠,

(5) ,不尽长江滚滚来。

(6)千呼万唤始出来,

(7) ,此时无声胜有声。

(8)座中泣下谁最多?

(9)西当太白有鸟道,

(10)画图省识春风面,

(1)相逢何必曾相识

(2)以手抚膺坐长叹

(3)白帝城高急暮砧

(4)独留青冢向黄昏

(5)无边落木萧萧下

(6)犹抱琵琶半遮面

(7)别有幽愁暗恨生

(8)江州司马青衫湿

(9)可以横绝峨眉巅

(10)环珮空归夜月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注意“膺”“砧”“冢”“幽”“眉”“珮”的写法。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千载谁堪伯仲间。

(2) ?江月何年初照人.

(3)千岩万转路不定,

(4) ,使我不得开心颜

(5) ,只是朱颜改

(6) ,忽到庞公栖隐处。

(7)古来圣贤皆寂寞,

(8)五更鼓角声悲壮,

(9)昆山玉碎凤凰叫,

(10)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1) ,直走咸阳

(12)一肌一容,

(13) ,用之如泥沙?

(14)钉头磷磷,

(1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6)垆边人似月,

(1)《出师》一表真名世

(2)江畔何人初见月

(3),迷花倚石忽已暝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5)雕阑玉砌应犹在

(6)鹿门月照开烟树

(7)惟有饮者留其名

(8)三峡星河影动摇

(9)芙蓉泣露香兰笑

(10)叶上初阳干宿雨

(11)骊山北构而西折

(12)尽态极妍

(13)奈何取之尽锱铢

(14)多于在庾之粟粒

(1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6)皓腕凝霜雪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上下型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雕阑玉砌”“ 摧眉”“ 锱铢”,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名句名篇默写。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归去来兮辞》

(2)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逍遥游》

(4) ,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5)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水浅而舟大也 

(4)小知不及大知  朝菌不知晦朔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潦”“凝”“暮”“晦朔”“蜀”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里的“潦水”,理解含义“雨后积水”,“暮山”理解含义“落日的余晖”,就容易多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1.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秦朝的灭亡来警示后人要以史为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

(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个“夫”字领起,抒发个人“人生短暂,韶光易逝”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壮阔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4)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行路难(其四)》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3)吴楚东南坼。

(4)吞声踯躅不敢言。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型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坼”“ 踯躅”,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揭露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3)《寡人之于国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揭示了为政者不知怜悯体恤百姓的社会现状。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秦王朝迅速灭亡”“年龄大小无关”“不知怜悯体恤百姓”“积累的重要性”“ 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等词语,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庸”“彘”“莩”“跬”的写法。

17.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描写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诗句是“ ”。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暮江秋色图”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千古名句是“ ”。

(3)在《逍遥游》中,庄周认为如果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 ”,就可以“无所待”,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1)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涓”“鹜”“御”“辩”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而御六气之辩”的“御”是“借驾车来比喻”的意思,“辩”的“通变,与上文的“正”相对。”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庄子在《逍遥游》中赞赏宋荣子能分辨内外荣辱的两句是:

②《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云”“鸟”的状态来抒发闲适之情的两句是:

③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奉诏和顺私情两种选择下各自面对的困境:

①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②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③则刘病日笃;则告诉不许。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辩”“岫”“笃”。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