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求见鲁庄公原因的两句是“ , ”
(2)《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 , ”两句就是诗人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
(3)在《蜀道难》中,李白用“ , ”两句来描写青泥岭山路曲折盘旋之貌。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芰”“萦”。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2.默写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 。
(2)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无食桑葚。
(4)伏清白以死直兮, 。
(5)亦余心之所善兮
(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
(7)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9)清风徐来, 。
(1)士贰其行。
(2)言笑晏晏
(3)于嗟鸠兮
(4)固前圣之所厚。
(5)虽九死其犹未悔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7)余音袅袅
(8)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9)水波不兴。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复习时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关键是不写错别字。如:“晏晏”、“ 于嗟”、“ 袅袅”、“ 曾”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用 “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师生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各有研究与擅长”的主张。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直、砺、利、攻。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诗人把想象、夸__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极言蜀山之高峻和急流之汹涌的诗句是:“ , 。”
(2)杜甫《登高》中“ , ”一联,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惆怅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在《劝学》中,作者用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及改变自己之后得出结论:“ , 。”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标”“逆折”“作”“博”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琵琶女演奏正式开始前调弦校音的准备过程和诗人识音明情的感受。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1)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名句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舳舻”“ 蔽”“ 轴”“ 渚”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诗人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之情。这两句诗是: , 。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 。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羁、渊、蜉、蝣、渺、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登高》一诗通过“ , ”这两句话写出了杜甫漂泊在外,疾病缠身的生活处境。
⑵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水奇险,水沫横飞,声响震天,展现了祖国壮丽的河山景致。
⑶白居易《琵琶行》中点明诗人江头送客时的环境,渲染出送别时人物凄凉悲惨心境的两句是 , 。
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⑶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常”“作”“豗”“砯”“ 壑”“荻”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酒入愁肠,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2) ,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苏轼)
(3) ,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温庭筠)
(4)驿寄梅花, ……郴江幸自绕郴山, ?(《踏莎行》秦观)
(5)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6)壮志饥餐胡虏肉,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满江红》岳飞)
(7) ,来者犹可追(《论语》)
(8) ,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卢梅坡)
(1)化作相思泪
(2)料得年年断肠处(或,料得年年肠断处)
(3)槲叶落山路
(4)鱼传尺素 为谁流下潇湘去
(5)零落成泥碾作尘
(6)笑谈渴饮匈奴血 朝天阙
(7)往者不可谏
(8)梅须逊雪三分白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一般性默写,难度不大,默写时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槲”“潇湘”“碾”“阙”“谏”“逊”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平时还要注意多多积累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中,李白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了出来,让人感觉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2)在《琵琶行》中,诗人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 。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5)《家》中觉新的妻子名叫 ,觉慧爱上的姑娘名叫 。
(6)在《巴黎圣母院》中,对流浪艺人恨之入骨的修女因与爱斯梅拉达互相珍藏的 而得以母女相认。
(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数罟不入洿池
(5)瑞珏 鸣凤
(6)小鞋子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型题,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针对文学常识考核二方面: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巴黎圣母院(港译钟楼驼侠,台译钟楼怪人)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丝梅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音乐剧。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扪”“膺”“数罟”,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识记”是对能力的要求,要求考生能够记住而且不能写错字。“重要作家”及“代表作”,意味着一般的或那些尚有争议的作家作品,不会列入考题。识记重点为教材及其注释中出现的文学常识。“文学体裁”,主要是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常见的文体。除此之外,要对古代有关文体知识如诗、词、曲等有一定的了解。如该题中考核《家》《巴黎圣母院》。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贾谊《过秦论》)
②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实迷途其未远,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⑤ ,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杜牧《阿房宫赋》)
(1)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2)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3)齐彭殇为妄作
(4)觉今是而昨非
(5)木欣欣以向荣
(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名句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御”“ 骋”“殇”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