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拔剑四顾心茫然。

(2)出师未捷身先死,

(3)映阶碧草自春色,

(4) ,铁马秋风大散关。

(5)云中谁寄锦书来?

(6)宫女如花满春殿,

(7) ,晴窗细乳戏分茶。

(8)玉容寂寞泪阑干,

(9) ,天上人间会相见。

(10)行宫见月伤心色,

(11)黄埃散漫风萧索,

(1)停杯投箸不能食 

(2)长使英雄泪满襟 

(3)隔叶黄鹂空好音

(4)楼船夜雪瓜洲渡

(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6)只今惟有鹧鸪飞

(7)矮纸斜行闲作草

(8)梨花一枝春带雨 

(9)但令心似金钿坚

(10)夜雨闻铃肠断声

(11)云栈萦纡登剑阁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箸”“渡”“惟”“断”“纡”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长”是“长久”的意思,“只今惟有鹧鸪飞”的“惟”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引用神话故事增添了文章的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2)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古代文人与酒有不解之缘。杜甫在《登高》中就发出了“ ”的感慨。

(3)荀子《劝学》中体现君子要涉猎广泛而且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足有所改进的句子是“ ”。

(4)贾谊在《过秦论》中,用“ ”表现出秦始皇修长城、拒外敌的政策。

(5)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寡人之于国也》中的“ ”就指出了要实施教民政策及产生的良好效果。

(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 天梯石栈相钩连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5)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繁”“ 知”“ 庠”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琵琶行》一诗中的环境描写耐人寻味,开头“______________”,烘托了当时的惨淡气氛;听琵琶女演奏完毕又以“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听者陶醉其间如梦初醒的意态。

(3)“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感慨的诗句是

(5)《锦瑟》一诗中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怅惘痛苦心情的诗句是: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苟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阐明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寄奴(刘裕)大举北伐时气势豪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求见鲁庄公原因的两句是“

(2)《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 ”两句就是诗人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

(3)在《蜀道难》中,李白用“ ”两句来描写青泥岭山路曲折盘旋之貌。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芰”“萦”。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2.默写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

(2)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无食桑葚。

(4)伏清白以死直兮,

(5)亦余心之所善兮

(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

(7)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9)清风徐来,

 

(1)士贰其行。

(2)言笑晏晏

(3)于嗟鸠兮

(4)固前圣之所厚。

(5)虽九死其犹未悔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7)余音袅袅

(8)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9)水波不兴。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复习时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关键是不写错别字。如:“晏晏”、“ 于嗟”、“ 袅袅”、“ 曾”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用 “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师生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各有研究与擅长”的主张。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直、砺、利、攻。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诗人把想象、夸__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极言蜀山之高峻和急流之汹涌的诗句是:“ 。”

(2)杜甫《登高》中“ ”一联,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惆怅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在《劝学》中,作者用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及改变自己之后得出结论:“ 。”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标”“逆折”“作”“博”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的是琵琶女演奏正式开始前调弦校音的准备过程和诗人识音明情的感受。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1)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名句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舳舻”“ 蔽”“ 轴”“ 渚”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2)《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诗人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之情。这两句诗是: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羁、渊、蜉、蝣、渺、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