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因佩戴香草受到指责,象征自己因德行高洁而受到小人攻击排挤。

(2)《锦瑟》一诗中“”两句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却又无法实现的悲哀。

(3)陶渊明在《饮酒》诗中说,即使不能隐居山林,也依然可以感受乡野之趣,如何做到呢?诗人自问自答:“。”

(1)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以、蕙、纕、茝、蓝、偏。

19.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美景,先说它包含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接着用“ ”来描写湖面水势浩淼、宽阔无边的景象。

⑵ 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 。”

⑶《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 。”

(1)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型题,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汤汤”“ 涯”“ 须臾”,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

⑵子曰:“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⑶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⑷颜渊喟然叹曰:“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⑴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⑵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⑶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⑷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反复记忆,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尤其是散文中是虚词和通假字。本题中

涉及的难写的字比较多,如“不悱不发、举一隅、仰之弥高”都是要注意的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屈原《离骚》)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1)忳郁邑余侘傺兮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审题,认真阅读题干所给的情境,回忆相关语句,同时注意通假字和同音异形字的写法,如:“忳”、“侘傺”“涂”“锲”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②越陌度阡, ,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④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1)风萧萧兮易水寒

(2)枉用相存、契阔谈宴,

(3)暧暧远人村

(4)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

(5)齐彭殇为妄作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萧萧”“契”“暧暧”“悟言”“骸”“彭殇”“冯虚”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作答)

(1)屈原《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2)《诗经·氓》用比兴手法写流年带走了青春,女子容颜憔悴的诗句是

(3)李煜《虞美人》中化虚为实,形象写出内心愁苦的名句是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官场对作者的束缚,表达出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6.默写名句:

(1) ,晋代衣冠成古丘。

(2)三山半落青天外,

(3) ,残照当楼。

(4)不忍登高临远,

(5)遥岑远目,

(6) ,澄江一道月分明。

(7)万里归船弄长笛,

(8)试玉要烧三日满,

(1)吴宫花草埋幽径

(2)一水中分白鹭洲

(3)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4)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5)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6)落木千山天远大

(7)此心吾与白鸥盟

(8)辨材须待七年期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一般性默写,难度不大,默写时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幽”“鹭”“邈”“簪”“盟”“辨”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平时还要注意多多积累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6.默写。

(1)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2)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蒹葭》

(3)金张藉旧业, 。《咏史》

(4)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5)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6)今逢四海为家日, 。《西塞山怀古》

(7)顾人之常情, ,由奢入俭难。《训俭示康》

(8) ,必先利其器。《论语》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宛在水中坻;

(3)七叶珥汉貂;

(4)三顾频烦天下计;

(5)凭君传语报平安;

(6)故垒萧萧芦荻秋;

(7)由俭入奢易;

(8)工欲善其事。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审题,认真阅读题干所给的情境,回忆相关语句,同时注意通假字和同音异形字的写法,如:“峥嵘”、“珥汉貂”“频烦”“报”“萧萧”“工”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①怅寥廓, ,谁主沉浮?(__《沁园春•长沙》)

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__《沁园春•长沙》)

③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徐志摩《再别康桥》)

④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

⑤己所不欲, 。(《论语》)

,小人长戚戚。(《论语》)

(1)问苍茫大地

(2)粪土当年万户侯

(3)作别西天的云彩

(4)大礼不辞小让

(5)勿施于人

(6)柳丝长玉骢难系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苍茫”“侯”“玉骢”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代罗大经指出《登高》中颈联“”含有八层意思。

(2)荀子《劝学》中用比喻手法,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语句是“

。”

(3)“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作客”“螯”“鳝”“躁”“濯”“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