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句子是: , 。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
(5) ,泣孤舟之嫠妇。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 谣诼谓余以善淫
(5)舞幽壑之潜蛟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琵琶女出场”“悲壮的唱词”“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喧豗”“砯”“壑”“谣”“诼”“淫”的写法。
21.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蟹六跪而二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5)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
(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5)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注意“砺”“鳝”“怅”“寥廓”的写法。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3)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把作者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时序变迁,新旧交替”“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阻隔”“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角度,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蕙纕”“揽茝”的写法。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虞美人》一词中“ , ”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深深感慨。
(2)在《过零丁洋》中,文天祥把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 , ”这两个比喻句中。
(3)《<论语>十则》中“ , ”两句,表达了胸怀抱负的人要担当大任就应当具有刚强的意志品质的思想。
(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3)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栏”“ 絮”“ 弘毅”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苏轼《定__》下阙描写雨过天晴语意双关的句子:“________。 , ”。
(2)《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描写秦朝宫里的管弦音乐声比市人说的话都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型题,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萧瑟”“晴”“知”,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 ,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锦瑟无端五十弦, 。(李商隐《锦瑟》)
(4)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杀人如麻。(李白《蜀道难》)
(5)嗟乎!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6)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轼《赤壁赋》)
(7) ,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8)功崇惟志, 。(《尚书》)
(1)月有阴晴圆缺
(2)自经丧乱少睡眠
(3)一弦一柱思华年
(4)磨牙吮血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徘徊于斗牛之间
(7)道虽迩
(8)业广惟勤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阴晴圆缺”“吮”“徘徊”“迩”“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看世间荣辱,不会受外界褒贬评价影响的句子是: , 。
(2)《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存的句子是: , 。
(3)《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遨游”“ 喧豗 ”“ 砯崖”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 , ”两句写自己因佩戴香草受到指责,象征自己因德行高沽而受到小人攻击排挤。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渔家傲》中“ , ”两句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
(1)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蕙纕”“ 茝”“ 勒”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