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现实生活中,表示见到有长处的人要善于学习,见到有缺点的人要善于自省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2)韩愈《师说》中“ ”两句,表明学者不管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专心学道的立场。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 ”,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每空1分,句中有误,则该空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庸知”“舞榭”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默写

①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鱼鳖不可胜食也。

⑤故木受绳则直,

⑥西当太白有鸟道,

⑦蹑足行伍之间,

⑧画图省识春风面,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尽长江滚滚来。

(1)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艰难苦恨繁霜鬓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数罟不入洿池

(5)金就砺则利

(6)可以横绝峨眉巅

(7)而倔起阡陌之中

(8)环珮空归月下魂

(9)别有幽愁暗恨生

(10)无边落木萧萧下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报、鬓、涂、莩、罟、洿、砺、峨、倔、珮、幽。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男子求婚时忠厚老实的诗句是:

(2)《离骚》中表明诗人在__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庄子把生死、长寿与短命等同看待的观点的诗句是: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注意“蚩”“忳郁邑”“侘傺”“殇”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补习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汤汤, 。(《诗经 氓》)

(2)月明星稀, 。(曹操《短歌行》)

(3)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4)高余冠之岌岌兮, 。(屈原《离骚》)

(5)若有人兮山之阿, 。(屈原《山鬼》)

(6)凌余阵兮躐余行, 。(屈原《国殇》)

(7) ,澄江静如练。(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8)孔子谓季氏曰:“ ,孰不可忍也?”(《论语》)

(1)渐车帷裳

(2)乌鹊南飞

(3)羁鸟恋旧林

(4)长余佩之陆离

(5)披薜荔兮带女罗(萝)

(6)左骖殪兮右刃伤

(7)余霞散成绮

(8)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羁”“荔”“骖”“殪”“佾”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的《离骚》中,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 。”

(2)在杜甫的《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3)《荀子》“劝学篇”中的“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4)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1)余独好修以为常;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作”“须臾”“蠡”。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陆游在《书愤》一诗中以诸葛亮自况,杜甫也曾在《蜀相》诗中感慨诸葛亮多次出师但未能取胜。请写出相关的诗句。

①陆游《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①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②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默写型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本题属于“理解默写型”,这种题型较之上下句填充的题目,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如(1)题干中的“观点是相同的”,结合认真分析《劝学》中的句子就可明确所填诗句关键信息;(2)根据题干陆游在《书愤》一诗中以诸葛亮自况,杜甫也曾在《蜀相》诗中感慨诸葛亮多次出师但未能取胜。就可明确填写的句子。注意“贤”“名世”“堪”“频烦”“开济”的写法。

20.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一)

,芳菲菲其弥章。

,唯昭质其犹未亏。

③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

④ 步余马于兰皋兮,

⑤ 舞幽壑之潜蛟,

⑥ 驾一叶之扁舟,

⑦ 且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⑧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

(1)佩缤纷其繁饰兮

(2)芳与泽其杂糅兮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驰椒丘且焉止息

(5)泣孤舟之嫠妇

(6)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糅、以、驰、椒、嫠、匏、樽、粟、抟。

1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

(2)连峰去天不盈尺,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故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7)谈笑间,

(8) ,分明怨恨曲中论。

(9)此情可待成追忆,

(10)如何四纪为天子,

(11)乱石穿空,

(12)丛菊两开他日泪,

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枯松倒挂倚绝壁

(3)不尽长江滚滚来

(4)同是天涯沦落人

(5)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河

(6)一蓑烟雨任平生

(7)樯橹灰飞烟灭

(8)千载琵琶作胡语

(9)只是当时已惘然

(10)不及卢家有莫愁

(11)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2)孤舟一系故园心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悌”“颁”“跬”“蓑”“樯橹”“惘”“卢”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画图省识春风面,

(5) ,蓝田日暖玉生烟。

⑴申之以孝悌之义

⑵猿猱欲度愁攀援

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⑷环珮空归夜月魂

⑸沧海月明珠有泪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一般性默写,难度不大,默写时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悌”“猱”“珮”“沧”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平时还要注意多多积累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沁园春·长沙》的上阕,“ ”虽为问句,实则为诗人肯定的回答。这一问,排空而下,洋溢着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⑵《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中,当荆轲由“变徵之声”转为“慷慨羽声”时,文章通过全体宾客的反应,“ ”,侧面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

⑶《记念刘和珍君》第4节中,鲁迅指出了“沉默”的两种前途,“

”,这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又是对民众的警醒。

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⑵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⑶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每题2分,每小句1分,错、漏、多一字,该小句不 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苍”“瞋”“爆”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