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两句是“ ”。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后,拧弦调音已然传情的两句是“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如:英、缤纷、轴、拨、戈。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而且现在课标卷考核“理解性默写”,因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深情回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景象。

(2)庄子的《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并不因全社会的人都称赞而更加奋勉,也并不因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而更为沮丧的句子是:“ 。”

(3)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在浩瀚无穷的自然宇宙中人类生命的有限,人作为个体生命,是多么的渺小的语句是:“ 。”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麾、炙、翻、誉、劝、沮、蜉蝣、渺、沧、粟。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而且现在课标卷考核“理解性默写”,因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如本题中“麾”容易误写作“挥”或“摩”,“炙”容易误写成“灸”,“翻”容易误写作“番”,“誉”容易误写作“誊”,“沮”容易误写作“阻”,“沧”容易误写作“苍”,“粟”容易误写作“栗”。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以鸟兽侧面写出山势高险的句子是: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才能优秀却遭人嫉妒和谣言中伤的句子是:

(3)《望岳》中抒发诗人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句子是: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猿猱”“嫉”“蛾眉”“谣诼”“淫”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指出学生不一定比不过自己的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自己的学生贤明,只是因为“ ”罢了。

(2)杜甫《登高》中,“ ”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无限深沉悲愁的情感。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抒发自己理想抱负的句子是“ ”。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字字落实,不能有错别字,尤其要注意如下重点字:术、攻、常、作、了、赢。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而且现在课标卷考核“理解性默写”,因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2)《行路难》中表现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诗句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苔痕”“济沧海”“蜉蝣”“渺沧海”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互相关系的句子是“ 。”

(2)荀子《劝学》中“ ”两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

(3)陆游《游山西村》中“ ”两句,写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洋溢着浓厚的、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

试题分析: 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不要写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互相关系”“学与思”“浓厚的、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须臾”“箫”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遥想往昔,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句是“ 。”

(2)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 ”来描绘天地开阔,大江奔流不息的景色

(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柳宗元描绘眼前风雨交加之景,烘托内心愁思的诗句是:“ 。”

(1)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谢灵运”“天地开阔,大江奔流不息”“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阻隔”“ 描绘眼前风雨交加之景,烘托内心愁思”,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飐”“薜荔”的写法。

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2】_________,惟庚寅吾以降。(《离骚》)

【3】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4】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渐歇。(《琵琶行》)

【5】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锦瑟》)

【6】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虞美人》)

【7】欲寄彩笺兼尺素,__________。(《蝶恋花》)

【8】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9】_____________,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2】摄提贞于孟陬兮

【3】飞湍瀑流争喧豗

【4】冰泉冷涩弦凝绝

【5】蓝田日暖玉生烟

【6】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山长水阔知何处

【8】便纵有千种风情

【9】虎兕出于柙

【10】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注意“帷”“陬”“豗”“兕”“鳖”的写法。

13.名篇名句默写

(1) ,是谓过矣!

(2)岁寒,

(3)欲速则不达,

(4) ,于我如浮云。

(5)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6) ,思而不学则殆。

(7) ,不舍昼夜!

(8)《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足的一句话是:“ 。”

(9)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当年才貌双全的句子是

(1)过而不改

(2)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不义而富且贵

(5)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6)学而不思则罔

(7)逝者如斯夫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凋”“悱”“隅”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这两句来比喻人生短促,人很渺小。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真挚的思念和深切的关怀之情的诗句是“ ”。

(3)“文章憎命达”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 ”从时空两方面着笔写出了他的悲愁和孤独。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蜉蝣”“渺沧海”“粟”“作客”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