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说自己本是在南阳耕种的普通百姓,“ , ”,以此表明自己本无意于功名。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自己在同学中虽穿着破旧,但丝毫不羡慕他人,是因为“ , ”。
(3)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三峡潭水的句子是,“ , ”。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在解答时要注意字字落实,规范书写。尤其要注意下列重点字的正确写法:苟、侯、奉、湍、潭、清、影。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因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会了五丁开山的神话,刻画了蜀道的高危难行。
(2)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慨叹生命短促、外物永恒。
(3)李煜的《虞美人》中直接抒发__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波涛如怒 ”。
(1)垲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3)峰峦如聚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 “ , 。”
(2)《小石潭记》中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 是
“ , 。”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 。”
(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烦闷失意、走投无路”“悲凉凄苦”“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忳”“侘傺”“邃”“濯”的写法。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树喻女子年轻美貌的句子是:“ , 。”
(2)李煜《相见欢》“ ”句借“梧桐”这一意象表达愁情。
(3)韩愈《师说》引用古代圣人从师学习的经历,阐明老师和弟子的区别在于“ , ”。
(4)杜甫《登高》中写诗人远离故乡、漂泊客游的一句是“ ”。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4)万里悲秋常作客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景式默写的题目,注意要理清所给内容要求。提示语“以桑树喻女子年轻美貌”“梧桐表达愁情”“老师和弟子的区别”“远离故乡、漂泊客游”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19.默写
(1)《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当日气候宜人的语句是: , 。
(2)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 。
(3)《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 , 。
(4)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 ,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这三句话,表达出相同的意思。
(5)《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6)《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两句是 , 。
(7)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 , 。
(8)《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人生短暂和渺小的句子是: , 。
(9)《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音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 。
(10)屈原《离骚》中的 ,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8)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曾参用“ , ”指出有抱负的人只有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大任,并借此鼓励人们要有理想还要有恒心。
(2)《琵琶行》中,用月色侧面烘托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及艺术魅力的两句诗是“ , ”。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用“ , ”两句诗展现了出征将士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错字,如“弘毅”“舫”“唯”“的卢”“ 霹雳”等。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由静写动,写出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壮观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野芳发而幽香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喧、豗、砯、萧、幽。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来侧面描写琵琶音乐动听的是: , 。
(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句: , 。
(3) 陆游《游山西村》中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的名句是“ , ”。
(1)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3)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侧面描写琵琶音乐动听”“品格更加高洁”“农村风俗画卷”,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舫”“岌”的写法。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
(2)《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 , ”两句,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五丁开山”“侧面烘托”“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阻隔”“无私奉献”,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栈”“钩”的写法。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两句,动静结合, 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2)《庄子·逍遥游》中以“大芝”和“寒蝉”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3)在《陈情表》中,李密用比喻的方式描述祖母危在旦夕的两句是:“ , ”。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