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为下面句子补充填写上下句。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2)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不知。

(4)今急而求子,

(5) ,唯君图之。

(6)夫晋,

(7)风萧萧兮易水寒,

(8)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9)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鱼翔浅底

(3)失其所与

(4)是寡人之过也

(5)阙秦以利晋

(6)何厌之有

(7)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8)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9)尤使我耳不忍闻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要注意的字。如:“意气”、“遒”、“作客”、“厌”、“惨淡”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人生在世,顺从内心的心愿,才是最好的选择。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被奉为经典,尤其是“ 。”两句,将秋日山水之色彩和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

(3)李密的《陈情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命途多舛、孤苦无依的悲凉人物,文中形象的描写其孤独的处境,被后世奉为经典的句子是:

(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宇、曷、潦、暮、孑、茕。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手法,描绘箫声这一音乐形象的两句是“ 。”

(2)在《登高中,杜甫借眼前之景与自身之况,用这样的两句“ ”,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李白的《蜀道难》中“ ”两句,融会了五丁开山的神话,刻画了蜀道的高危难行。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及民众对民族统治已经麻木的现象,描述该现象的句子是“ ”。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万里悲愁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壑”“嫠”“作客”“钩连”“佛狸祠”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2)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陈情表》中描绘孤苦无依状的句子“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情景式默写。这种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语境对要写句子的提示。注意易错字:彭蠡、期功、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寻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4)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1)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2)风萧萧兮易水寒

(3)撑一支长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竞”“怅寥廓”“萧萧”“星辉斑斓”“遒”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2.(1)《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品行的两句是:“

(2)《氓》中以桑树起兴,写女子的年轻貌美的句子是:“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句子是“ 。”

(2)《沁园春•长沙》 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是“ 。”

(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峥嵘”“稠”“遏”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9.根据自己的理解准确补写出课文的相关内容

(1)韩愈《师说》中“ ”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4)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作者面对永不消逝的自然万物,直接抒发__之痛两句是“ ”。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峨”“巅”“始”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始”是才的意思,“可以横绝峨眉巅”的“巅”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 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3)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

(4) 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 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8)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信誓旦旦       

(2)三餐而反       

(3)而致千里      

(4)以手抚膺坐长叹

(5)别有幽愁暗恨生 

(6)奈何取之尽锱铢 

(7)一尊还酹江月 

(8)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反、致、坐、幽、尊、赢、仓。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