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表现扁舟如苇叶般自由飘荡在无边江面上的惬意。

(2)李白《蜀道难》中“ ”用“五丁开山”的故事,极言蜀道开通之艰难。

(3)陆游《游山西村》中“ ”是诗人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并由此发生的与村民无间相处的渴望。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字字落实,尤其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苇、凌、顷、茫、崩、摧、梯、栈、钩、乘、拄、杖、叩。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饮酒·其五》中陶渊明虽然“ ”,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他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 ”啊。

(2)李商隐《锦瑟》中最后表达出诗人的惆怅苦痛,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的千古名句是“ 。”

(3)苏轼《赤壁赋》中侧写箫声效果的两句是“ 。”

(1)结庐在人境       心远地自偏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景式默写的题目,注意要理清所给内容要求。(1)提示语听不到车马的喧闹,他为什么能做到;(2)提示语惆怅苦痛,引发情感共鸣;(3)提示语侧写箫声效果。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记》写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 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一般性默写,难度不大,默写时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髫”、“溪”、“携”、“峥嵘”、“萧”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平时还要注意多多积累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6.名句默写

(1)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2)安能以皓皓之白,

(3)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 ?总是离人泪。

(5) ,禾黍秋风听马嘶。

(6)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8) ,秋水共长天一色。

(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芥为之舟。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4)晓来谁染枫林醉

(5)夕阳古道无人语

(6)思垂空文以自见

(7)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8)落霞与孤鹜齐飞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正视”“鹜”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2)蟹六跪而二螯, 。(荀子 《劝学》)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

(5)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 《劝学》)

(1)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4)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5)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尊以相属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字字落实,规范书写。尤其要注意下列重点字的书写:砺、利、知、跬、步、至、卑、羞、盛、谀、舞、幽、壑、潜、蛟、嫠、驾、扁、匏、尊、属。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因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正面描写琵琶女在诗人的再三邀请下出场的羞怯神态的是“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 ”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酒祭月,唱出了“ ”的心底悲歌。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始”“犹”“佛”“尊”“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一尊还酹江月”的“尊”是通“樽”,酒杯的意思,“佛狸祠下”的“佛”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陶渊明用“ ”两句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

(2)《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写出了秋水、秋空与孤鹜浑然一体的美景;

(3)《逍遥游》中表达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该题,首先要明确这是情境式默写题,要认真分析、判断考查的是哪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在写句子时,要写准个别生僻字等,如:岫、鹜、辩等。

【考点定位】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名师点睛】类似情境式默写题,一般是给出一定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填写句子,需要注意: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句子意蕴,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2.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提示性语言对于正确解答情境式默写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扣关键词语,选择恰当语句,做好了上述几步后,就可以扣住关键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子进行填写了。本题中,(1)不难思考出答案,但是应注意“岫”字的写法;(2)根据语境提示,很容易作答,注意“鹜”字的写法;(3)是文本的主旨,学生易于掌握,得出答案,但要注意“辩”字写法。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抟”“晦朔”“蟪蛄”“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的“举”是全、都的意思,“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抟”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化用左思《蜀都赋》里的句子写剑阁两山如门,形势险要的名句是“ 。”

(2)《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 ”一句中。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寡人之于国也》中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关”“参省”“知”“彘”“莩”。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