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5分)
真正的经典不以高深晦涩骄人,它平易朴素,如荀子在《劝学》中总结出坚持学习的重要性时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真正的经典不会降低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境界,正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发出的呐喊“ ,使我不得开心颜!”;真正的经典它更会在精神上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给予的告诫“ ,可以无悔矣”,如苏轼在《定__》中表达的旷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又如__在《沁园春·长沙》中表达的豪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15.(5分,每句1分,错字本句不给分)
(1)驽马十驾(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4)一蓑烟雨任平生 (5)粪土当年万户侯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3)荀子《劝学》一文中,揭示君子智慧明达而行为也不会有什么过失的原因的句子是:“ 。”
16.(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诗经•氓》描写男女主人公在热恋阶段,女主人公见不到男主人公伤心落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神仙境界的浩荡无边、金碧辉煌。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美人喻指君王,抒发自己得不到君王宠幸的苦闷之情。
15.(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2)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的能力。注意提示性词语,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陶潜《饮酒》)
(2) 若夫乘天地之正, 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3) ________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4) 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 __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6) 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7) 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8) ________________,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11. 【答案】 (1) 欲辨(辩)已忘言 (2) 而御六气之辩 (3) 大弦嘈嘈如急雨 (4) 以手抚膺坐长叹 (5) 汨余若将不及兮 (6)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7) 俭以养德 (8) 读书(或书读)百遍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辨、辩、膺、 汨。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的一句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
(3)《三峡》中总写三峡春冬之景的特点并写出自身感受的两句是“ , ”
16.寄蜉蝣于天地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5.根据上下文的要求完成下面的填空。(6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印证了这句话。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庞大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思考。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尖锐地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曾感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寡人之于国也》中揭示这种社会现状的句子是: , ?
15.(1)学不可以已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
16.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能力。(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 。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离家遥远,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喜爱莲的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17.(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燕脂”“燕然未勒”“淤泥”“濯清涟”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填空(一空1分,共10分)
1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17.嗟乎!大阉之乱, , ,有几人欤?
18.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19. ,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
20.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16.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1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18.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19.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
20.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_______,__。”
(2)《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3)《琵琶行》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句子____,_________。”
15.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