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赤壁赋》中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写人的渺小、宇宙广阔的两句是 ,
。
(2)《游褒禅山记》中表示人要竭尽自己的才志,不给人生留下遗憾的两句是: , 。
(3)《离骚》中表示即使死都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不向世俗低头的两句是: , 。
(4)《氓》中以淇水为喻,指责男子的行为放纵、没有自我限度的两句是: , 。
16.(8分)
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⑵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⑶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⑷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逍遥游>中的“____,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两句是“ ____”。(苏轼《赤壁赋》)
(3)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 ”。
16.(5分)(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萧鼓追随春社近。(答对一空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借助叙事和写景,含蓄表现了身为商人妇的琵琶女整日的落寞和悲凉。
(3)韩愈在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以赠李蟠的原因是“ ”。
15.(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3)余嘉其能行古道。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共4分)
(1)《逍遥游》中用来比较聪明智慧多少和寿命长短的语句是:
“ ,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1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举现实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 , , ”。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16.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每空一分,出现一个错别字即该空无分)
(三)填充默写(6分)
10.填充默写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追求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 。”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的“ , ”两句,是女子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这与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她内心的不满。
(2)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直言“益州疲弊”,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 ”。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
(3) 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之渺小”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
16. (1)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杜甫《登高》中,诗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并以猿与鸟的活动来表现自己心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在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时,指出假如国君懂得关心百姓,秦国就会得以延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16.(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羡长江之无穷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 ”。
(2)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 , ”两句中。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8.(6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重湖叠巘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