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 , , 。”这三句是没有自我、没有人为功能、没有具体形态的境界,这就是庄子所说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两句,正面揭示了边疆将士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
16.(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共5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即不得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在《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李白对到达理想彼岸的自信和乐观。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两句是“ , ”。
(2) 《琵琶行》中先写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再写“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一曲终了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3)韩愈在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以赠李蟠的原因是“ ”。
16.(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余嘉其能行古道。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的情形,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一句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16.(1)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2)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3)黑云压城城欲摧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月”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个体,其吸附、融汇了诸多情感要素,月之形,在《赤壁赋》中“ ”化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月之色,在《记承天寺夜游》中“ ”呈现为澄清。
(2)《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繁华奢靡,其中表现“声乐与市井言语”相比较的句子是“ , ”。
(3)曹操《观沧海》中“ ”写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
16、抱明月而长终,庭下如积水空明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山岛竦峙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两句通过写临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期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 ,也只怕会落得“ ”的结局。
(3)《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跟从老师学习,表现从师艰辛的一句是“ ”。
1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的《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
16.(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马说》中“ , ”揭示了良马“不以千里称也”的原因。
(2)《登高》中杜甫用“ , ”这两个名句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一句描绘出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
16.(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覆压三百余里(每句1分,共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 , ”。
(3)《逍遥游》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16. 惧有伏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