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
(1)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白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 的观点是一致的。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作以 , 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仪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舞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一文中作者以质问的语气谴责了秦统治者奢靡而不知怜惜的行为的句子是:
, ?
(2)《泊秦淮》中“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作者对__者忘记了国仇家恨的愤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感。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由江上观日出起兴,抒发无限感慨且富含哲理的诗句是“
, 。”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锱铢、佛狸祠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
(2)《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是: , 。
(3)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受、兰皋、椒丘等。当然也有生僻字,如: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 ,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2)上善若水, , ,故几于道。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有“ ”的结局。
(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求学生对古代名篇进行理解记忆。本题考察形式以理解型为主,回答相对困难,同时要注意字形书写的正确性。本题要注意的字形包括“地崩山摧、天梯石栈相钩连、狼居胥、仓皇”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有子曰:“ ,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论语》十则)
(2)无边落木萧萧下, 。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3)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__《沁园春·长沙》)
(1)礼之用 和为贵
(2)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与
(4)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名句范围一般是初高中必修、选修,以及部分课外名句(四书五经、历代经典诗文名句)。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 ”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批评: , 。
(3)王勃《滕王阁序》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 。
(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是理解性默写,注意语境中的提示语。其次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注意易错字:(1)辩(2)虚诞,彭殇(3)爽籁,纤歌,遏。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 。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 长沙》中,词中藐视官僚军阀的句子是 。
(2)在《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时,荆轲吟唱的诗句是 , 。
(3)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认为不可,说了“ ”,认为这是不仁道的。
(4)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作者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说明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的诗句是 , 。
(1)粪土当年万户侯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因人之力而敝之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注意易错字:(1)侯(2)萧萧(3)敝(4)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3.名句默写、解词。
(1)四围山色中, 。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 _。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5)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明自己写《史记》的目的是:亦欲以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
(7)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
(8)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致仕:
(9)盘之土,可以稼。稼:
(10)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卓卓:
(1)一鞭残照里
(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桂影斑驳
(5)究天人之际
(6)形容枯槁
(7)强行改变
(8)辞官
(9)耕种
(10)特异,不同寻常。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考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能力。名句名篇默写,要求考生平时要熟记熟背要求背诵篇目,并能正确的书写出来。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本题注意“鞭”、“沮”、“僮”、“斑”、“究”、“槁”、等字的书写。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中的词句。还有可以联想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此外,还要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本题,(7)强行改变(8)辞官(9)耕种(10)特异,不同寻常。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