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之后,用“ ”两句来表明要坚持理想,即使遭受极刑也不改变的决心。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3)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歌一言三峡之长,一言猿声之哀的句子是:“ ”。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第八》)

(2)孟子曰:“ ,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3)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4)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7)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

(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1)士不可以不弘毅

(2)恻隐之心

(3)扈江离与辟芷兮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6)周公吐哺

(7)孤舟一系故园心

(8)歌窈窕之章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弘毅、恻、扈、辟芷、抟、鳝、哺等。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江苏卷的名句默写相对固定为8分,其中6句是出自考纲规定的初高中必背篇目,另外两句出自课外。所以考生一定要抓牢课内的6句,保证背熟记牢。课外的2句则在于平时留意,做个有心人。考生默写时经常出现错别字,有的是笔下误,有的则是不理解意思记错了字。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消除,经常出现笔下误的,要养成检查的习惯,看一遍,读一遍。后一种情况,平时背记时要理解意思,这样就不会犯低级错误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表明广泛地学习并能自省,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名句是:“ 。”

(2)《逍遥游》中“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知”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2)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

(3)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5)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昆琶行》)

(6) ,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賦》)

(7)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三餐而反   

(2)夕揽洲之宿莽 

(3)则素湍绿潭

(4)君子不齿  

(5)冰泉冷涩弦凝绝   

(6)架梁之椽   

(7)右擎苍  

(8)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③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④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⑤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子无良媒。 (《诗经•卫风•氓》)

,惟庚寅吾以降。 (《离骚》(节选))

①别有幽愁暗恨生;

②挟飞仙以遨游;

③翱翔蓬蒿之间

④可以横绝峨眉巅

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⑥艰难苦恨繁霜鬓

⑦匪我愆期

⑧摄提贞于孟陬兮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易出错的字有: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重点词语:幽、蒿、愆、陬。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明自己内心崇尚美德不因加罪而后悔的两句是

(2)在《登高》中,杜甫借眼前之景与自身之况,用这样的两句“ ”,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荀子《劝学》中表明广泛地学习并能自省,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名句是:

(1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训练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强化记忆。尤其是散文名篇,其中的虚词使用频率较高,要特别注意。本题涉及的篇目屈原的《离骚》、荀子的《劝学》篇幅都较长,记忆难度较大,尤其是“作客、知明、己”等字形要特别注意正确的书写形式。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 ”两句,体现了屈原用崇尚忧国忧民的美德约束自己,即使为此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情感。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 ”两句奇峰突起,高度概括了“友谊深厚,江山难阻”的情谊。

(3)__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 ”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友情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犹”“涯”“负”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行路为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的道理相关诗句是

(2)《师说》中概括“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的句子是

(3)《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惠未徧,民弗从也。(每题2分,每小句1分,错、漏、多一字,该小句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默写型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默写型”,这种题型较之上下句填充的题目,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如(1)题干中的“行路”“学习重在积累”等明确所填诗句关键信息;(2)题干中的“士大夫之族”“荒谬心态”直接提示了默写诗句中的词语;(3)题干中的“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只要将文章默背一遍很容易确定要默写的句子。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1)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白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的观点是一致的。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作以 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仪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舞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