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以孔子曾拜郑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来说明了一个事实:“ 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笔力遒劲,境界宏阔,词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写景转到写人,承上启下。
(3)《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______________。
圣人无常师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以孔子曾拜郑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来说明了一个事实”“由写景转到写人,承上启下”“仍然遭到贬黜”,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姱”“鞿羁”“謇”“谇”的写法。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___________”两句,借赞 叹刘裕北伐的战功,来抒发对现实的感慨。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两句,借江心皎洁的秋月之景烘托琵 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与钱起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 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泪下。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刘裕北伐的战功”“借江心皎洁的秋月之景烘托琵 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箫声”,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舫”“壑”“嫠”的写法。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以芰荷为衣、以芙蓉为裳的屈原,表明自己并不在意他人的不解而只在意自身品行高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相似。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妄想追求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不在意他人的不解而只在意自身品行高洁”“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张皇南逃,狼狈不堪”,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胥”“仓皇”的写法。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入木三分骂亦精。 (清•郑板桥对联)
(2)___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3)_____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 (王籍《人若耶溪》)
(4)___________________,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冬景》)
(5)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戏为六绝句》)
(6)酒债寻常行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曲江二首》)
(7)看似寻常最奇崛,___________________。 (宋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8)___________________,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
隔靴搔痒赞何益 苟利国家生死以 蝉噪林逾静 荷尽已无擎雨盖 不废江河万古流 人生七十古来稀 成如容易却艰辛 良辰美景奈何天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靴”“擎”的写法。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卫风·氓》)
(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8) ___________________,多于九土之城郭。 (杜牧《阿房宫赋》)
扈江离与辟芷兮 乘彼垝垣 潦倒新停浊酒杯 只是当时已惘然 扪参历井仰胁息 赢得仓皇北顾 往往取酒还独倾 直栏横槛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扈”“芷”“垝垣”“扪”“槛”的写法。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5)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杳不知其所之也。 (杜牧《阿房宫赋》)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8)烟斜雾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可怪也欤 慎终追远; 相与枕藉乎舟中 渺沧海之一粟 辘辘远听 君子不以言举人 焚椒兰也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欤”“藉”“渺”“椒”的写法。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感伤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说有些人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者还模仿这些人的口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蜉蝣”“渺”“沧海”“粟”的写法。
18.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子反思自我婚姻,控诉男子做事没有原则,德行一变再变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的沉稳风采的三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 德行一变再变”“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的沉稳风采”,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罔”“樯橹”的写法。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中以细节刻画离别时依依不舍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上片中描写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运用比喻生动描写了滔滔的江浪。
(4)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自己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两鬓白发日多,悲愁难遣的状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离别时依依不舍”“叱咤风云、驰骋疆场”“滔滔的江浪”“两鬓白发日多,悲愁难遣”,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噎”“繁”“潦”的写法。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文末最能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
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表现出对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渴望。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桥流水人家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老师的职能”“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注意“受业”“麾”“炙” 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