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2)《滕王阁序》中用“ , ”写出了滕王阁秋天特有的秋水秋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陈情表》中化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夫乌之为瑞久矣。以其反哺识养,故为吉鸟”来表达作者将尽孝心的两句是“ , ”。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誉”“潦”等。
20.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2)苏轼的《赤壁赋》中,写物各有主,只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听到了成为音乐,看到了成为美景,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现在为自己与朋友所共同享受。
(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乐观和自信”“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足以抵抗秦国”,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沧海”“竭”的写法。
18.默写
(1)《醉花阴》中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是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张地表现了周瑜从容、轻而易举地消灭曹操水军的豪迈壮举。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
(1)佳节又重阳(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樯橹”“胥”“赢”“仓皇”。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__伤感之情。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__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渔家做》下片中,范仲淹以声色点染出戍边战士“不寐”时所闻所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3)羌管悠悠霜满地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物是人非之感”“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范仲淹以声色点染出戍边战士”。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 错误。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离骚》中作者以荷叶莲花为服饰,表明自己品行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刘禹锡《陋室铭》中写居室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一句是“__ ____
_____________”。
(3) 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论证学生择师学习的关键准则是“道”。
(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2)无案牍之劳形(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芰”“集”“案牍”“形”等字词的书写。
点睛: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一要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防止“口是手非”。二要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同学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得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僻难写字的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三要要注重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地存在着,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这就要求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四要关注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五要留心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地丢掉了分数。
19.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之后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不仅不同情,反而还讥笑她,她却只能“______”。
(2)在《离骚》中,屈原在投机取巧、违背准绳的世俗面前,内心烦闷失意、走投无路,却表示“_________”,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这种丑态。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通过“_____”两句,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美景表现了出来。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宁溘死以流亡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家人不仅不同情,反而还讥笑”“投机取巧、违背准绳的世俗”“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溘”“悼”的写法。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直接抒发__之恨的句子是 , 。
(2)庄子《逍遥游》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其原因是他能够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美人烘托英雄,彰显出周瑜的风姿潇洒、年轻有为。
(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3)小乔初嫁了。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辩”不要误写为“辨”。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洋溢着浓厚的、古朴的乡村气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②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箫”“皇”不要误写为“萧”“惶”。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6.名句名篇默写
(1)、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______,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白。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
可以横绝峨眉巅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别有幽愁暗恨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故不积跬步 【答题空10】金石可镂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峨眉巅”“作客”“幽愁”“沧海”“跬步”“镂”等。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希望当世的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曦”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