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

(2)《桃花源诗》用“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句表现人们生活的幸福欢乐,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很短暂,人活在世界上就像一种仅能存活一天的生物的句子是“ ”。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寄蜉蝣于天地。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青梅竹马”“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人活在世界上就像一种仅能存活一天的生物”。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揭示出学习与自省对于君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心志,掷地有声。

(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告诫唐朝统治者要借鉴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揭示出学习与自省对于君子成长的重要意义”“表明心志,掷地有声”“告诫唐朝统治者要借鉴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2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齐人败绩”,“公将驰之”时,实地考察“ _____________”后,才下令追逐,最终大克齐师,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战略思想;而屈原在《国殇》中饱含深情地歌咏为国而死的将士们勇猛不可侵犯的诗句“ _____________ ”,则传达出一种凛然阳刚之美。

  下视其辙,登高而望之;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辙、既、兮、刚、凌。

27.(1) ,觉今是而昨非。

(2)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

(3)既窈窕以寻壑,

(4)登东皋以舒啸,

(5)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6)故木受绳则直,

(7)锲而不舍,

 (1) 实迷途其未远

(2) 眄庭柯以怡颜。,审容膝之易安

(3) 亦崎岖而经丘

(4) 临清流而赋诗

(5)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6) 金就砺则利                 

(7)金石可镂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中重点的字词有“眄”“崎岖”“赋”“砺”“镂”。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20.(1)《论语》中说“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劝学。中“ ”两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思考。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与曹操《短歌行》中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都是作者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

(3)白居易《琵琶行》中借写鸟兽的叫声以表现谪居之地荒凉景象的句子是“

(4)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场景。

(5)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现实,描绘国家的耻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淡忘的两句是“ ”。

(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一尊还酹江月 

(3)杜鹃啼血猿哀鸣

(4)飞湍瀑流争喧豗

 (5)艰难苦恨繁霜鬓(

(6)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思而不学则殆”“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谪居之地荒凉景象”“水石激荡、山谷轰鸣”“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国家的耻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淡忘”,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须臾”“尊”“酹”“豗”“佛”的写法。

17.(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2)《滕王阁序》中用“ ”写出了滕王阁秋天特有的秋水秋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陈情表》中化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夫乌之为瑞久矣。以其反哺识养,故为吉鸟”来表达作者将尽孝心的两句是“ ”。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誉”“潦”等。

20.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2)苏轼的《赤壁赋》中,写物各有主,只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听到了成为音乐,看到了成为美景,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现在为自己与朋友所共同享受。

(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乐观和自信”“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足以抵抗秦国”,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沧海”“竭”的写法。

18.默写

(1)《醉花阴》中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是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张地表现了周瑜从容、轻而易举地消灭曹操水军的豪迈壮举。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

(1)佳节又重阳(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樯橹”“胥”“赢”“仓皇”。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__伤感之情。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__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渔家做》下片中,范仲淹以声色点染出戍边战士“不寐”时所闻所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3)羌管悠悠霜满地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物是人非之感”“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范仲淹以声色点染出戍边战士”。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 错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