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山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2) 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房宫赋》)
(5)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子曰:“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6)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间词话》十则)
既窈窕以寻壑 潦水尽而寒潭清 翱翔蓬蒿之间/而彼且奚适也 架梁之椽/多于在庾之粟粒 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窈窕”“潦”“蓦”“阑珊”的写法。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用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卫风·氓》中写女主人公热恋时见到氓的高兴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一杯清酒祭月”“见到氓的高兴心理”,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尊”“酹”“锲”“镂”的写法。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 , ”两句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3)眼泪在古人眼里有着深刻含义,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则用“ ”一句,用泪水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对琵琶女身世以及自己遭遇的感慨。
(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江州司马青衫湿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犹”“跬”“江州”。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随从武士个个猎装出发,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展现壮观的出猎场面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屈原用“民生各有所乐兮, 。”
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理想。
(3)李白在《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猱都很难越过。
16(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余独好修以为常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写老人的矛盾心理,《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此种矛盾心理的句子: , 。
(2)苏轼《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认为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紧接着说:“ , ____, ____!”
16(5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⑴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⑵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⑴我们经常用《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⑵《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⑶《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⑷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愿乞终养”。
16.
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⑵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⑷ “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_”。
五、名句名篇补写(6分)
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描写易水送别的场景时, “ , ”两句借景抒情,很好地抒发了荆轲的悲壮之情。
(2)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 , ”,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沁园春 长沙》一诗中用 , 两句话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13.(1)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3)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每句1分,共6分)
四.名句填写(6分)
1.《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 。
3.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
4.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 。《山坡羊·潼关怀古》
5.不应有恨,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6.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四.名句默写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意踌躇。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有阴晴圆缺 6.惶恐滩头说惶恐 留取丹心照汗青
17、名句填空(共16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我们经常用《归去来兮辞》中-----------------,-----------------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4)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韦绚烂的秋景图:-----------------,-----------------。
(5)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6)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也曾出现过。
(7)庄子在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展开对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8)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9)作者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10)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11)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12)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13)《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形容祖母垂危之状。
(14)《陈情表》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1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16)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17、名名填写
(1)策扶老以流憩。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3)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6)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8)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9)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0)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1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3)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16)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5分,错字不得分)
(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1)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2)风萧萧兮易水寒 (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