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本题中易错字“嘉”“仓皇”。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自己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2)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溘”“堪”“佛狸”“佛狸”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2)《阿房宫赋》中,杜牧用否定句感叹阿房宫内依山而建的、高高耸立的建筑物之多的一句是
。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两句抒情叙事,将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矗不知其几千万落(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矗”“吟鞭”“天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 《诗经·氓》中,“ , ”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2)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环境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自己和客人在这清风明月下的惬意行为。
(3)《醉翁亭记》概括描述滁洲地理环境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7. (1)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2)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 环滁皆山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沁园春·长沙》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 。”
(2)在《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 , 。”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
16.(5分)①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补写出《劝学》 《师说》中的空缺部分。(18分)
(1)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8)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出君子善于利用各种客观条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师说》一文中表达出老师的功能与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列子是“有所待”之后,指出了“无所待”的状态。能够表明这种状态的句子是:“ , , 。”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16(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首尾的虚字可略去,完整答出也可以)(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默写(8分)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恰同学少年,------;---------,--------。
她静默的远了,远了,-----------------------------,----------------------------。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摧枯拉朽 咆哮 一丝不苟 浩瀚 B. 锐不可当 默契 惊心动魄 紧绷
C. 眼花缭乱 娴熟 殚精竭虑 桅杆 D. 屏声敛息 澎湃 白首起家 定格
8、补写句子空缺部分。
(1)《雨霖铃》 “ , , ”三句,写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的时间、地点、景物。作者渲染一个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了这几句,“ , , ”。语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
(3)《醉花阴》中“ , , ”三句,生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词人以花写人,精妙妥帖,堪称妙笔。“瘦”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两者有机结合,以无限哀愁为溶剂,新奇别致。
(4)在《望海潮》中,写山清水秀,繁花茂盛,桂花飘香,荷花满湖的三句: ,
, 。
(5)《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里“ , , ”一句写天幕低垂,红日半隐,孤雁哀鸣,用寥廓苍凉的环境烘托出寓居江南、有志不得伸的游子形象。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 。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8、(1)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对长亭晚。(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4)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金戈铁马,气吞往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