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 ”
(2)《滕王阁序》中 “ , ”二句通过色彩的变化,写出了秋天山水的特征。
(3)《逍遥游》中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指出只有三类人才能做到真正逍遥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5分,一个划线句为1分)
(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告诉人们艺术表现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名句是: , 。
(4)李白在《蜀道难》中,从视听角度,用子规啼鸣营造笼罩在空旷山岭的愁绪氛围的句子是: ,
17、见《理解性默写》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写了对恋人的思念,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 ”
②“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 ,
”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③“秋风肃肃晨风飔”句,运用叠词增强表现力,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也使用叠词,突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盎然生机。
18.(6分)①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②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③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旧地重游,承上启下引发__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 , 。”
⑵当星光洒满徐志摩的小船时,他忍不住欢呼:“ , ”。
⑶直接叙写丁香姑娘离去,并交代离去地点的两句:“ , ”。
⑷面对大千世界,__发出慨叹、追问的句子:“ , ”。
⑸鲁迅先生认为,“ , ”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和革命者。
7.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
1. ____在《沁园春 长沙》中用“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来表现早期革命者的踌躇满志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2分)
2.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临行前唱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其场面十分悲壮。(2分)
3.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听到反动派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诬蔑后的愤懑。(1分)
16.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2分)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分)
(3)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1分)
16、补写出空缺的句子(5分)
(1)、柳永《雨霖铃》下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普遍的离别伤感。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刘裕的儿子轻率北伐,妄想建立霍去病追击匈奴那样的功业,结果战败而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据传衡阳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回。《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借用了这个典故。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表现了自己安天乐命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
16.1.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3.(1)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3)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活到老学到老,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4)韩语在《听颖师弹琴》一诗中用“昵昵女儿语”来形容乐声轻柔细腻,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休说鲈鱼堪脍 有杀身以成仁 学不可以已 小弦切切如私语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本题中易错字“堪脍”。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写出了英雄刘裕当年大举北伐的威猛气势。
(3)在《逍遥游》中,庄子用“ ? ?”两个问句探究了天空呈现深蓝色的成因。
(1)身世浮沉雨打萍;(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其正色邪?期远而无所至极邪?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邪”不要误写为“也”。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以美女自比,写诗人因品德高尚被众小人嫉妒,他们肆意对诗人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一文中描写乘坐的小船就像一片叶子任其飘荡在浩渺的江面上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女主人翁追叙自己早起晚睡的婚后生活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夙兴夜寐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肆意对诗人造谣中伤”“像一片叶子任其飘荡在浩渺的江面上”“早起晚睡”,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蛾眉”“谣诼”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