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______觉得细腻,______觉得清闲,潜意识下______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______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______无论在什么地方,______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选自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1.给文中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两段属于_________描写,描写了_______季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对下列几个句子中,描写幽静的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④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A.①和②相似,③和④相似 B.①和③相似,②和④相似

C.①和④相似,②和③相似 D.①②③④都相似

4.北国的秋有何特点?试找出突出这些特点的句子。

5.根据文意,填入恰当的比喻句,并使之完整。

是呀!黄山的暮色时分的确是一天中最生辉灿烂的,它将薄明的晨曦,绚丽的云霞,灿烂的阳光全收进自己的怀里,这正如一个人的_______,__________,因而它才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既 又 并且 因为 所以 都

2.景物 秋 槐树的落蕊 蝉声

3.C(①④是以动衬静,②③是写静)

4.清静、悲凉。第二问略。

5.晚年 收藏了童年、少年、青年的美好时光 庄重 深沉 含蓄 灿烂(意思接近即可)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敕造 腥红 歌声渺茫 宫绦 B:舶来品 穿山游廊 寥廓 溟王星 浪遏飞舟 C:央浼 微波辐射 箫索 搭膊 秋蝉嘶叫 D:胡子拉碴 旋涡星系 葱茏 凑泊 繁茂苍翠

(湖北卷)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涩 袅娜 歌声缈茫 荷塘薄雾 B:霜天 廖廓 峥嵘岁月 浪遏飞舟 C:细腻 箫索 落蕊残叶 秋蝉嘶叫 D:嫩黄 葱茏 婆娑起舞 繁茂苍翠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远 混钝 落寞 平仄 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点缀 颓废 赏玩 蟋摔

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下列几个句子描写幽静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④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A:①和②相似,③和④相似。 B:①和③相似,②和④相似。 C:①和④相似,②和③相似。 D:①②③④都相似。

下面语段的语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应为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③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远  混钝  落寞  平仄 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点缀  颓费  赏玩  蟋蟀

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4分)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答案】作者从听觉角度通过对比写蝉鸣,(2分)用“残声”“嘶叫”寥寥数词便写出了秋之悲凉的特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点评就是对别人的行为艺术(如表演)加以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建议、意见等。此题考生可从语段运用的手法、语言的特点或其意境等方面来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