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 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4)在《师说》中,韩愈通过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分析,集中批判了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而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5)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9:02:38
免费下载:《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 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4)在《师说》中,韩愈通过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分析,集中批判了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而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5)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本题关键词:补体分子,MHC-1类分子,1分子糖原,子分部工程,五子牌补精粉(原名:五子补精),幕墙子分部工程,分子学治疗,CD34分子,CD80分子,CD20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