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孟子)
2.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长才。(培根)
3. ,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
4.众口铄金, 。(《史记》)
5.五岳归来不看山, 。(徐霞客)
1.登泰山而小天下
2.是以傅彩3.鉴前世之兴衰4.积毁销骨5.黄山归来不看岳
解析:
无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叶绍翁《游园不值》
3请君莫奏前朝曲,_____________。刘禹锡《杨柳枝词》
1、蜡炬成灰泪始干 2、一枝红杏出墙来 3、听唱新翻杨柳枝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笔下的水,永远魅力无穷:天姥之水,“谢公宿处今尚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幽静而神秘;庐山之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浪漫而神奇;而在《将进酒》中,“ , ”又把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描写得那样雄浑壮丽。
渌水荡漾清猿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诗中空缺的部分。
1.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 ,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
2. ,石桥朱塔两依然。
,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梅子黄时日日晴, 。绿阴不减来时路 。(曾几《三衢道中》)
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1.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南浦春来绿一川 年年送客横塘路
3.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4.小溪泛尽却山行 添得黄鹂四五声
5.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无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5分)
①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③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苏洵《六国论》)
⑤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①鸡鸣桑树颠 ②竹喧归浣女 ③扪参历井仰胁息 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⑤纵豆蔻词工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上一句是( )。
A.不尽长江滚滚来
B.长风破浪会有时
C.青春做伴好还乡
D.天涯何处无芳草
B
解析:
无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 。
, 。 ,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解析:
略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人谁无过, , 。 《左传·宣公二年》
*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
*人生到处知何似, 。 ,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春风得意马蹄疾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解析:
无
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2) ,而今迈步从头越。(__《忆秦娥·娄山关》)
(3)海上生明月,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 ,报之以李。(《诗经》)
(1)匹夫不可夺志也 (2)雄关漫道真如铁 (3)天涯共此时 (4)投我以桃
解析:
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水落石出。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
(1)举杯销愁愁更愁
(2)山高月小
(3)人比黄花瘦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句名篇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记忆、背诵的要领在于,根据不同人记忆衰退期的长短,适时地进行反复刺激。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又告诉我们,利用青少年的年龄优势,尽量强化记忆、背诵,以备将来反刍、体味,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