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计8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4)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5)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6)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7) ,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8)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闻道有先后

(5)以手抚膺坐长叹      (6)江间波浪兼天涌 

(7)群山万壑赴荆门      (8)无边落木萧萧下

默写

,砯崖转石万壑雷。,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⑶玉露凋伤枫树林,

⑷艰难苦恨繁霜鬓,

⑸画图省识春风面,

(6)吾尝终日而思矣,

(7) ,一弦一柱思华年。

(8)然陈涉 ,氓隶之人。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

(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4)子曰:“弟子,入则孝,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5) 但愿长醉不愿醒。 (李白《将进酒》)

(6)野哭千家闻战伐, 。(杜甫《阁夜》)

(7)梦入神山教神妪, 。 (李贺《李凭箜篌引》)

(8)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9)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10)共来百越文身地,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眄庭柯以怡颜(重点关注“眄”字的书写)

(2)响穷彭蠡之滨(重点关注“蠡”字的书写)

(3)辩乎荣辱之境(重点关注“辩”字的书写)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重点关注“僮”字的书写)

(5)钟鼓馔玉不足贵(重点关注“馔”字的书写)

(6)夷歌数处起渔樵(重点关注“渔樵”二字的书写)

(7)老鱼跳波瘦蛟舞(重点关注“蛟”字的书写)

(8)雕栏玉砌应犹在

(9)侵晓窥檐语

(10)犹自音书滞一乡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④孔子曰:三人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⑤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诗经·氓》)

(2)民生各有所乐兮, 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3)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4) ,一时多少豪杰?

(5)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名篇名句默写(9分 )

,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

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百年多病独登台。

④一去紫台连朔漠, ,画图省识春风面,

⑤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⑥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⑦兵刃既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 ,用之如泥沙!

(2)古人云:“以地事秦, ,薪不尽,火不灭。”

(3)闾阎扑地,

(4)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 。

(5)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谨庠序之教, 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是故_____ ,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4)沧海月明珠有泪, ________ 。 (李商隐《锦瑟》)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 。(贾谊《过秦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