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试题。
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
对中国人民基本的生活满意度调查在2000年6—7月间完成。样本区分为大城市5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中小城市5个:河北保定、浙江宁波、四川绵阳、辽宁锦州、陕西咸阳;农村县7个,分别位于:湖北荆州、河北保定、浙江宁波、四川绵阳、辽宁锦州、陕西咸阳和广东江门。样本在各地区均使用等额给样的方法,每县市的预定抽样总量均为300人;使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样本家庭,户内合格受访对象为18岁以上且其个人生日离访问进行日期最近的成年人。本次调查最终获得的成功样本为5584个,其中城市居民为3243人,农村居民为2341人。(调查样本基本构成情况:1性别:男占49.6%女50.4%;2,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占7.6%,小学占15.9%,初中占31.6%,高中/中专/中技占26.5%,大专占10.9%,本科以上占6.9%。)
城乡居民中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评价与未来生活水平预期的乐观度呈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现在生活比较满意的人,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会更有信心,但如果对现在生活就不太满意的人,他们对未来生活改善的信心也低(参见表1、2)。
交叉分析显示,性别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受教育程度、目前生活水平的档次、个人生活感受和预期的相关性影响则极为显著:小学文化程度对未来生活持悲观预期者为8.6%,持平预期者为23.8%,乐观预期者为42.0%,不确定预期者为25.6%,而在大专文化水平者中,悲观预期仅为4.2%,持平者为15.7%,乐观预期者为70.1%,不确定预期为10.0%;在自己报告属于低档生活水平者中只有34.7%的属于高乐观群体,而在自己报告属于高档生活水平者中达到77.1%的人属于高乐观群体。
表1:受教育程度与对于未来生活变化预期间的关系。(单位:%)
中学以下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专 | 本科以上 | |
悲观 | 10.8 | 8.6 | 6.9 | 5.3 | 4.2 | 2.1 |
持平 | 21.0 | 23.8 | 20.1 | 17.5 | 15.7 | 15.2 |
乐观 | 37.1 | 42.0 | 53.8 | 63.8 | 70.1 | 74.1 |
不确定 | 31.0 | 25.6 | 19.2 | 13.3 | 10.0 | 8.5 |
表2:自我报告的个人生活水平与对于未来生活变化预期间的关系(单位:%)
低档 | 中偏低 | 中档 | 中偏高 | 高档 | |
悲观 | 15.1 | 7.9 | 3.8 | 3.4 | 0 |
持平 | 24.3 | 22.7 | 17.5 | 12.2 | 11.5 |
乐观 | 34.7 | 51.7 | 62.1 | 73.2 | 77.1 |
不确定 | 25.8 | 17.9 | 16.4 | 11.1 | 11.5 |
情绪指标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在低于小学文化程度者中茫然(无聊/发愁)者与快乐(愉快/兴奋/浪漫/温馨)者之比为24.3%:8%,小学文化水平者中为26.3%:8.7%,初中为20.5%:9.5%,高中为13.5%:12.4%,大专为10.3%:15.9%,本科以上为4.4%:16%。在生活水平方面,自认属于低档生活水平者中茫然者与快乐者之比为36.4%:4.7%,中偏低档生活水平者为8.8%:9.3%,中档为11%:12.9%,中偏高档为9.3%:16.4%,高档为3.8%:23%。
在城乡居民总体中,每10个人里大约有4个人感到平静满足,有1个人感到愉快浪漫温馨,有1个人平淡冷漠,有2、3个会无聊、发愁、焦急和紧张,还有个别的会随遇而安。如将所有的情绪大致划分为积极的、中立的和消极的三种,则此三者间的比重约为5:5:1.5。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人群在平静满足、平淡冷漠、紧张感方面的差距不是特别大,而最能体现差异的两类情绪是:无聊发愁和愉快浪漫温馨,这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茫然与快乐这两类情绪。在所有的情绪中,女性(46.2%)比男性(39.4%)更具平静满足感。城乡之间比较,更可见农村居民的平静满足感稍低于城市居民,而无聊发愁的人群者差不多2倍于市民(参见表3)。这与我国当前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差别是相关的。
表3:城乡居民当前情绪主要分类选项分布(单位:%)
| 总体 | 城市居民 | 农村居民 |
平静满足 | 42.9 | 45.7 | 38.9 |
无聊发愁 | 16.5 | 13.1 | 21.1 |
平淡冷漠 | 12.2 | 13.2 | 10.9 |
愉快浪漫 | 11.1 | 11.4 | 10.8 |
焦急紧张 | 7.7 | 5.4 | 7.2 |
随遇而安 | 4.4 | 5.0 | 3.5 |
调查结果说明: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
这份调查报告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的?是怎样整理、归纳调查所得到的材料的?
本文的开头部分为什么要详细说明样本抽查的形式与方法,在数据材料的运用上,本文有什么特点?请你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本文在文末得出了调查的结论: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与乐观度。有人认为这一结论是在对事实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并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而得出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也有人认为,对生活的满意与乐观度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它应受到诸如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人的心理心态,甚至是社会保障机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从知识与财富入手不能说明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分析。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8:31:35 免费下载:《》Word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试题。
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
对中国人民基本的生活满意度调查在2000年6—7月间完成。样本区分为大城市5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中小城市5个:河北保定、浙江宁波、四川绵阳、辽宁锦州、陕西咸阳;农村县7个,分别位于:湖北荆州、河北保定、浙江宁波、四川绵阳、辽宁锦州、陕西咸阳和广东江门。样本在各地区均使用等额给样的方法,每县市的预定抽样总量均为300人;使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样本家庭,户内合格受访对象为18岁以上且其个人生日离访问进行日期最近的成年人。本次调查最终获得的成功样本为5584个,其中城市居民为3243人,农村居民为2341人。(调查样本基本构成情况:1性别:男占49.6%女50.4%;2,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占7.6%,小学占15.9%,初中占31.6%,高中/中专/中技占26.5%,大专占10.9%,本科以上占6.9%。)
城乡居民中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评价与未来生活水平预期的乐观度呈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现在生活比较满意的人,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会更有信心,但如果对现在生活就不太满意的人,他们对未来生活改善的信心也低(参见表1、2)。
交叉分析显示,性别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受教育程度、目前生活水平的档次、个人生活感受和预期的相关性影响则极为显著:小学文化程度对未来生活持悲观预期者为8.6%,持平预期者为23.8%,乐观预期者为42.0%,不确定预期者为25.6%,而在大专文化水平者中,悲观预期仅为4.2%,持平者为15.7%,乐观预期者为70.1%,不确定预期为10.0%;在自己报告属于低档生活水平者中只有34.7%的属于高乐观群体,而在自己报告属于高档生活水平者中达到77.1%的人属于高乐观群体。
表1:受教育程度与对于未来生活变化预期间的关系。(单位:%)
中学以下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专 | 本科以上 | |
悲观 | 10.8 | 8.6 | 6.9 | 5.3 | 4.2 | 2.1 |
持平 | 21.0 | 23.8 | 20.1 | 17.5 | 15.7 | 15.2 |
乐观 | 37.1 | 42.0 | 53.8 | 63.8 | 70.1 | 74.1 |
不确定 | 31.0 | 25.6 | 19.2 | 13.3 | 10.0 | 8.5 |
表2:自我报告的个人生活水平与对于未来生活变化预期间的关系(单位:%)
低档 | 中偏低 | 中档 | 中偏高 | 高档 | |
悲观 | 15.1 | 7.9 | 3.8 | 3.4 | 0 |
持平 | 24.3 | 22.7 | 17.5 | 12.2 | 11.5 |
乐观 | 34.7 | 51.7 | 62.1 | 73.2 | 77.1 |
不确定 | 25.8 | 17.9 | 16.4 | 11.1 | 11.5 |
情绪指标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在低于小学文化程度者中茫然(无聊/发愁)者与快乐(愉快/兴奋/浪漫/温馨)者之比为24.3%:8%,小学文化水平者中为26.3%:8.7%,初中为20.5%:9.5%,高中为13.5%:12.4%,大专为10.3%:15.9%,本科以上为4.4%:16%。在生活水平方面,自认属于低档生活水平者中茫然者与快乐者之比为36.4%:4.7%,中偏低档生活水平者为8.8%:9.3%,中档为11%:12.9%,中偏高档为9.3%:16.4%,高档为3.8%:23%。
在城乡居民总体中,每10个人里大约有4个人感到平静满足,有1个人感到愉快浪漫温馨,有1个人平淡冷漠,有2、3个会无聊、发愁、焦急和紧张,还有个别的会随遇而安。如将所有的情绪大致划分为积极的、中立的和消极的三种,则此三者间的比重约为5:5:1.5。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人群在平静满足、平淡冷漠、紧张感方面的差距不是特别大,而最能体现差异的两类情绪是:无聊发愁和愉快浪漫温馨,这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茫然与快乐这两类情绪。在所有的情绪中,女性(46.2%)比男性(39.4%)更具平静满足感。城乡之间比较,更可见农村居民的平静满足感稍低于城市居民,而无聊发愁的人群者差不多2倍于市民(参见表3)。这与我国当前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差别是相关的。
表3:城乡居民当前情绪主要分类选项分布(单位:%)
| 总体 | 城市居民 | 农村居民 |
平静满足 | 42.9 | 45.7 | 38.9 |
无聊发愁 | 16.5 | 13.1 | 21.1 |
平淡冷漠 | 12.2 | 13.2 | 10.9 |
愉快浪漫 | 11.1 | 11.4 | 10.8 |
焦急紧张 | 7.7 | 5.4 | 7.2 |
随遇而安 | 4.4 | 5.0 | 3.5 |
调查结果说明: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
这份调查报告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的?是怎样整理、归纳调查所得到的材料的?
本文的开头部分为什么要详细说明样本抽查的形式与方法,在数据材料的运用上,本文有什么特点?请你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本文在文末得出了调查的结论: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与乐观度。有人认为这一结论是在对事实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并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而得出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也有人认为,对生活的满意与乐观度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它应受到诸如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人的心理心态,甚至是社会保障机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从知识与财富入手不能说明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分析。
本题关键词:满意程度,满意度管理,满意度指标,顾客满意程度,满意决策,生活制度,砂浆饱满度,意识障碍程度,酶活性浓度测定,成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