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说:“科学包括3个部分:正确地探究自然的方法;依据这种方法所获取的知识;由于人们获得新的知识,增加了做新事情的能力。”科学发现通过发明家的活动,使这种潜在的能力转化为造福人类的技术。发明是人类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善于利用科学发现,则是发明的艺术。
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常常成为发明家灵感的源泉,使他们能够超越经验和常识,完成重大发明。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发现慢中子能有效地使铀235产生链式反应之后,1942年在芝加哥大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控铀核裂变反应堆,揭开了人类从原子核获取能量的序幕。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巴丁等在固体物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具有电信号放大功能的晶体三极管,为信息时代提供了核心电子元件。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在受激辐射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红宝石激光器,使古老的光学技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上个世纪的这3项最引人注目的原创性发明,都源于应用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科学的基础研究是新发明的摇篮,是科学为发明家搭建的巨大舞台。
漠视科学发现为发明活动创造的机会,曾使许多本可早早出现的重大发明延误了上百年,乃至数千年。西周时期,中国古代学者已能成功地用6位二进制数表示64种不同事物,但直到1829年法国发明家布莱叶才赋予不同的6点集合以64种不同的含义,从而创造了世界通用的盲文。164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发现了大气压力的存在,但直到1959年英国人柯克瑞尔才利用这种自然现象发明了不需要桨而在陆地、水面航行的气垫船。16世纪中期,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发现静止流体压强均衡原理,但直到1796年英国木工布拉默才依据这一原理发明了液压千斤顶、水压机。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家指那些探索自然规律的人,发明家指那些创造新技术的人,似乎前者不用关心发明,后者不用关注科学。其实,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发明家。近代科学奠基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曾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支温度计,为热力学研究和人类工程技术活动提供了重要测量仪器。与伽利略同时代的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不仅提出了光的波动性理论,还发明了等时摆,显著提高了钟表的走时精度,被誉为现代计时仪器的鼻祖。牛顿不仅发现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还发明反射式望远镜,解决了天文望远镜透镜色散引起的像差问题。这些杰出人物都恪守这样的信念:科学有双重使命——扩展人类的知识,增长人类的能力。要指出的是,我国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可能完全没有发明。他们只关注如何解释世界,不重视如何帮助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共同体没有成为我国发明创新活动的主力军,是造成我国原创性发明稀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原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6期,有删改)
对最后一段中“科学共同体”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 指善于将潜在的“做新事情的能力”“转化为造福人类的技术”的人。
B. 指具有“双重使命――扩展人类的知识,增长人类的能力”的科学。
C. 指注重自然规律的探索,同时也善于创造新技术的科学家兼发明家。
D. 指那些常常关心发明的科学家,或者指那些十分关注科学的发明家。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二段中“三项最引人注目的原创性发明”的一项是
A. 慢中子能有效地使铀235产生链式反应
B. 世界上第一个可控铀核裂变反应堆
C. 具有电信号放大功能的晶体三极管
D. 红宝石激光器
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善于利用科学发现,则是发明的艺术”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常常成为发明家灵感的源泉。
B. 应用科学的基础研究,是科学为发明家搭建的巨大舞台。
C. 科学发现为发明活动创造机会,可能促使发明适时出现。
D. 缺少科学共同体,是造成我国原创性发明稀缺的重要原因。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将“创造发明”列为“科学”的第三大部分,因此,发明是人类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经验和常识常常成为创造发明的障碍,很多重大发明的问世,取决于在自然科学重大发现的启发下,成功地超越了经验和常识。
C. 只要当时高度重视了科学发现为发明活动创造机会,中国古代学者在西周时期就能创造出世界通用的盲文。
D. 如果能多一些恪守“科学有双重使命――扩展人类的知识,增长人类的能力”信念的杰出人物,我国原创性发明稀缺的现状将得到根本扭转。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7:39:24
免费下载:《》Word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说:“科学包括3个部分:正确地探究自然的方法;依据这种方法所获取的知识;由于人们获得新的知识,增加了做新事情的能力。”科学发现通过发明家的活动,使这种潜在的能力转化为造福人类的技术。发明是人类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善于利用科学发现,则是发明的艺术。
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常常成为发明家灵感的源泉,使他们能够超越经验和常识,完成重大发明。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发现慢中子能有效地使铀235产生链式反应之后,1942年在芝加哥大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控铀核裂变反应堆,揭开了人类从原子核获取能量的序幕。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巴丁等在固体物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具有电信号放大功能的晶体三极管,为信息时代提供了核心电子元件。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在受激辐射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红宝石激光器,使古老的光学技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上个世纪的这3项最引人注目的原创性发明,都源于应用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科学的基础研究是新发明的摇篮,是科学为发明家搭建的巨大舞台。
漠视科学发现为发明活动创造的机会,曾使许多本可早早出现的重大发明延误了上百年,乃至数千年。西周时期,中国古代学者已能成功地用6位二进制数表示64种不同事物,但直到1829年法国发明家布莱叶才赋予不同的6点集合以64种不同的含义,从而创造了世界通用的盲文。164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发现了大气压力的存在,但直到1959年英国人柯克瑞尔才利用这种自然现象发明了不需要桨而在陆地、水面航行的气垫船。16世纪中期,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发现静止流体压强均衡原理,但直到1796年英国木工布拉默才依据这一原理发明了液压千斤顶、水压机。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家指那些探索自然规律的人,发明家指那些创造新技术的人,似乎前者不用关心发明,后者不用关注科学。其实,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发明家。近代科学奠基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曾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支温度计,为热力学研究和人类工程技术活动提供了重要测量仪器。与伽利略同时代的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不仅提出了光的波动性理论,还发明了等时摆,显著提高了钟表的走时精度,被誉为现代计时仪器的鼻祖。牛顿不仅发现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还发明反射式望远镜,解决了天文望远镜透镜色散引起的像差问题。这些杰出人物都恪守这样的信念:科学有双重使命——扩展人类的知识,增长人类的能力。要指出的是,我国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可能完全没有发明。他们只关注如何解释世界,不重视如何帮助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共同体没有成为我国发明创新活动的主力军,是造成我国原创性发明稀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原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6期,有删改)
对最后一段中“科学共同体”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 指善于将潜在的“做新事情的能力”“转化为造福人类的技术”的人。
B. 指具有“双重使命――扩展人类的知识,增长人类的能力”的科学。
C. 指注重自然规律的探索,同时也善于创造新技术的科学家兼发明家。
D. 指那些常常关心发明的科学家,或者指那些十分关注科学的发明家。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二段中“三项最引人注目的原创性发明”的一项是
A. 慢中子能有效地使铀235产生链式反应
B. 世界上第一个可控铀核裂变反应堆
C. 具有电信号放大功能的晶体三极管
D. 红宝石激光器
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善于利用科学发现,则是发明的艺术”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常常成为发明家灵感的源泉。
B. 应用科学的基础研究,是科学为发明家搭建的巨大舞台。
C. 科学发现为发明活动创造机会,可能促使发明适时出现。
D. 缺少科学共同体,是造成我国原创性发明稀缺的重要原因。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将“创造发明”列为“科学”的第三大部分,因此,发明是人类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经验和常识常常成为创造发明的障碍,很多重大发明的问世,取决于在自然科学重大发现的启发下,成功地超越了经验和常识。
C. 只要当时高度重视了科学发现为发明活动创造机会,中国古代学者在西周时期就能创造出世界通用的盲文。
D. 如果能多一些恪守“科学有双重使命――扩展人类的知识,增长人类的能力”信念的杰出人物,我国原创性发明稀缺的现状将得到根本扭转。
本题关键词:问答法,探讨方法,施工方法选择依据,概括方法,分子生物学测定方法,学校管理方法,探究法,化学方法,美育方法,回顾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