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筷子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欲望的筷子

叶延滨

筷子是最简单的中国货了,其实筷子自己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两根竹棍挟在指间,一撇一捺,不就是个“人”么?在中国所有国粹式的筵席上,最风光的是谁呢?没有别人,只有筷子。

食色性也,筷子是中国式的欲望外在物化的形式。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从皇上到百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皆是请吃一顿。日日相见的邻居当然不能天天请吃,但天天见面也要说一句“吃了吗?”以示友好。吃是头等的大事,于是筷子便成了世界上最忙的了,正好像我们一些当了两天半领导的人,见人就诉苦:“忙啊忙得很哟,一个星期都没能在家吃一顿安稳饭了!”你便知道花公款吃酒席也很辛苦。筷子在中国的筵席上鏖战了数千年,屡战屡胜,皇帝、公侯、军阀、贵族……纷纷退场,永不下战场的只有筷子。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中国人,只要这个中国人还有一个中国胃,筷子永远会把美好的东西送进这个胃里,然后打一个心满意足的饱嗝。

筷子生活得又体面又快活,只要桌面上出现冒着热气的佳肴,筷子便被一种激情所鼓动,很快地伸出,它像一只久经沙场的猎狗。筷子不断地攫取,不断地供奉,它以供奉的虔诚获取主人的欢心,这样主人的那只手也成为筷子的奴仆,把筷子送到美味的跟前。这是欲望之间的友谊,这也是欲望之间最原始最久远的交换方式。当主人们退出酒席,当新的筷子来到厨房的时候,资深的老筷子就会自豪地对后来的说:“所有的人不管他地位多高,不管他有多少钱,都是吃我们筷子吃剩下的!”

这些新加盟筷子大军的竹棍,来自另一个天地。竹子们长年累月喝清风饮甘露沐月华,天生一副郑板桥的清高骨头,一个个饿得精瘦精瘦,却长得青翠挺拔,活像一群大学里的教授,少了点油气,多了点骨气。自从进了厨房有了“筷子”这个新职称,也算是投身于市场经济下了海,不用多教,几股肉汤的香味一熏,几回席桌上见见世面,一根根新筷也个个满脸的油光。筷子们一个个活在世上都那么把脖子伸得长长的,让人一想到欲望能这么支配他们,也有点可怜这些美食家们。筷子们习以为常了,他们几乎不去思考这类形而上学无用的问题,他们从几千年的实践中得到一个世代相传的信心:人类的胃和人类的欲望一样,是永远填不满的,因此筷子的欲望也永远会得到供奉。

在东方文化中有筷子的一席之地,在东方人中间当然也有一种人像筷子,如同我们所说的有枪杆子这类人和笔杆子这类人一样,筷子们永远是以愉快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无处不在…… (羊城晚报2006-10-18)

13、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只有筷子是最风光的,请简要解释其原因?

答:

14、“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中国人,只要这个中国人还有一个中国胃,筷子永远会把美好的东西送进这个胃里,然后打一个心满意足的饱嗝。”请解释本句话的含义。

答:

15、作者在写“筷子”时,还插入了“筷子”由“喝清风饮甘露沐月华”“青翠挺拔”到“满脸油光”的变化,请解释原因是什么?

答:

16、作者以拟人手法,将筷子赋予人的灵性,用反讽的口吻将筷子与人性的关系抒写得诙谐幽默,请从文章中举例赏析。

答: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7:35:29 免费下载:《》Word试卷

欲望的筷子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欲望的筷子

叶延滨

筷子是最简单的中国货了,其实筷子自己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两根竹棍挟在指间,一撇一捺,不就是个“人”么?在中国所有国粹式的筵席上,最风光的是谁呢?没有别人,只有筷子。

食色性也,筷子是中国式的欲望外在物化的形式。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从皇上到百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皆是请吃一顿。日日相见的邻居当然不能天天请吃,但天天见面也要说一句“吃了吗?”以示友好。吃是头等的大事,于是筷子便成了世界上最忙的了,正好像我们一些当了两天半领导的人,见人就诉苦:“忙啊忙得很哟,一个星期都没能在家吃一顿安稳饭了!”你便知道花公款吃酒席也很辛苦。筷子在中国的筵席上鏖战了数千年,屡战屡胜,皇帝、公侯、军阀、贵族……纷纷退场,永不下战场的只有筷子。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中国人,只要这个中国人还有一个中国胃,筷子永远会把美好的东西送进这个胃里,然后打一个心满意足的饱嗝。

筷子生活得又体面又快活,只要桌面上出现冒着热气的佳肴,筷子便被一种激情所鼓动,很快地伸出,它像一只久经沙场的猎狗。筷子不断地攫取,不断地供奉,它以供奉的虔诚获取主人的欢心,这样主人的那只手也成为筷子的奴仆,把筷子送到美味的跟前。这是欲望之间的友谊,这也是欲望之间最原始最久远的交换方式。当主人们退出酒席,当新的筷子来到厨房的时候,资深的老筷子就会自豪地对后来的说:“所有的人不管他地位多高,不管他有多少钱,都是吃我们筷子吃剩下的!”

这些新加盟筷子大军的竹棍,来自另一个天地。竹子们长年累月喝清风饮甘露沐月华,天生一副郑板桥的清高骨头,一个个饿得精瘦精瘦,却长得青翠挺拔,活像一群大学里的教授,少了点油气,多了点骨气。自从进了厨房有了“筷子”这个新职称,也算是投身于市场经济下了海,不用多教,几股肉汤的香味一熏,几回席桌上见见世面,一根根新筷也个个满脸的油光。筷子们一个个活在世上都那么把脖子伸得长长的,让人一想到欲望能这么支配他们,也有点可怜这些美食家们。筷子们习以为常了,他们几乎不去思考这类形而上学无用的问题,他们从几千年的实践中得到一个世代相传的信心:人类的胃和人类的欲望一样,是永远填不满的,因此筷子的欲望也永远会得到供奉。

在东方文化中有筷子的一席之地,在东方人中间当然也有一种人像筷子,如同我们所说的有枪杆子这类人和笔杆子这类人一样,筷子们永远是以愉快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无处不在…… (羊城晚报2006-10-18)

13、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只有筷子是最风光的,请简要解释其原因?

答:

14、“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中国人,只要这个中国人还有一个中国胃,筷子永远会把美好的东西送进这个胃里,然后打一个心满意足的饱嗝。”请解释本句话的含义。

答:

15、作者在写“筷子”时,还插入了“筷子”由“喝清风饮甘露沐月华”“青翠挺拔”到“满脸油光”的变化,请解释原因是什么?

答:

16、作者以拟人手法,将筷子赋予人的灵性,用反讽的口吻将筷子与人性的关系抒写得诙谐幽默,请从文章中举例赏析。

答:


欲望的筷子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欲望的筷子  叶延滨       筷子是最简单的中国货了,其实筷子自己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两根竹棍挟在指间,一撇一捺,不就是个

本题关键词:红筷子,铁筷子1,铁筷子2,红筷子冠毛,望江南子,金叶子,香叶子,诃子叶,叶子花,栀子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