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内容不得有删削)。
里克特是德国著名作家。他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作为“穷人的歌者”,他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答:
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德国著名作家,“穷人的歌者”里克特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两 条 路
[德]里克特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清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着地面,几个比他更加无望的生命飞向他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的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路的入口――一条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处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无底深渊,从那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出舌尖。
老人仰望着昊天,苦恼地失声喊道:“青春啊!回来吧!父亲呀!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漂浮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__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穿透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荣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父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而做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母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夜晚打盹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个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苍,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坠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还在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那时只能是徒劳了。
7.第六段中画线的“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作者写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答:(1)含义是:
(2)目的是:
8.(1)体会第二段画线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超过40个字)
(2)第四段最后把老人和自己的伙伴作比较,有什么作用?(不超过15个字)
9.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
1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的主人公是犯过错误的年轻人。
B.本文是通过人物的幻觉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
C.本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第二部分是后两个自然段。
D.前五个自然段用插叙的手法,通过主人公对青年时代生活选择的回忆,表现了一个老人的觉醒。
E.前五个自然段是用倒叙的手法,按主人公老年、青年、少年的顺序,表现了一个六十岁老人的苦恼和希望。
7.(1)走上正路的人一定会过上美好的生活。
(2)激励有过失的年青人迷途知返,走上正道。
8.(1)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走不同道路的不同境遇与结局,增强了表达效果。
(2)反衬“老人”因走错人生道路而一无所获,徒有懊悔和痛苦。
9.本文的主题思想是:年轻人要珍惜青春努力奋斗,否则,年老时只徒留悲伤。或:年轻人要选准人生道路,不可误入歧途,否则将后悔不及。
10.A、C(B项就百通过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D、E项并不是用插叙、倒叙手法,也不是“回忆”、“表现老人的希望”。前五个自然段是写年轻人的一个梦,按时光倒流的顺序,从老年写到青年、童年(少年),表现一个花甲老人的追悔)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些年,毕淑敏的小说创作一直在医学边缘上行走,《红处方》、《预约死亡》与《血玲珑》,在各种医学角度传达着对生命的关切与死亡的审视。 B:每一位求职者是否都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职业,使自己的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呢?心理学家们为我们提供了满意的答案。 C: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一个擅长技能操作的人,靠他聪明灵巧的双手,在技能领域得心应手。 D:许多工作对性格品质有着特定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具备热爱学生、正直、有责任感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面对自己的纸,犯了难。阳光、水和空气、笔……删掉哪一样是好? B:我在哪里,在干什么,我扬起头来问天。 C: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斑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字――“笔”。 D:继《红处方》后,毕淑敏又发表了《拯救乳房》、《预约死亡》……等小说。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雏形 碑贴 一笔勾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寂寞 惭愧 嬉笑怒骂 有志者事竞成 C:惶然 斑澜 融会贯通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D:斟酌 噬啮 言论精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商店中层卖的名人字画大多是_________,并不值展卖商标出的价钱,这引起了打假部门的注意。(2)大岭山已是满眼秋色:稻田铺金,松柏凝翠,丹枫初红,真是________。(3)中央开发西部的决定,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积极意义,这是________的。
A:次品 五颜六色 毋庸置疑 B:赝品 五颜六色 无可辩驳 C:次品 五彩缤纷 无可辩驳 D:赝品 五彩缤纷 毋庸置疑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一定要去探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_________及他们的传达技巧。②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_________。③我们应当采取各种有力措施,_________地方保护主义的不良影响。
A:观察 媒介 铲除 B:观照 媒介 消除 C:观照 媒质 铲除 D:观察 媒质 消除
下列关于“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的认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黑塞告诉了我们经典在精神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作用,韩愈让我们懂得了在求学的过程中只能向“经师”学习,《贵在一个“新”字》告诉我们的是在获得教养的路途上独立思考十分重要。 B:“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三个板块谈的是我们获取教养途径的三个重要方面,即“读”、“学”、“思”,除此外我们还有其他途径获得教养,并非只有这三种方式。 C:真正的教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但在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过程中并不代表我们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 D:知识的追求和精神的完善是两个相等的概念,一个人一旦拥有了知识,他早晚会拥有教养,因此,眼下的我们应该为教养的形成而努力追求知识的拥有。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能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 B: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 C: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 D: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瞩目________上升的五星红旗,聆听雄壮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心潮澎湃,浮想联翩……②手术前,他们把________困难和风险情况都考虑到了,并做了周密的应对准备。③赵颖反复问自己:“这次测试其他同学都通过了,为什么________我不及格?”
A:慢慢 重重 偏偏 B:徐徐 种种 偏偏 C:徐徐 重重 恰恰 D:慢慢 种种 恰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