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东突”——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__分子想通过暴力__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__分子。

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国。8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列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11世纪以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尔河边,原本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yī sī lán jiāo 国家,创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在沙俄统治下受泛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是泛突厥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新疆开始出现鼓吹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于三个月,但它成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开始,新疆的__主义一直承袭至今。

“东突”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西方(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另一个在中亚(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国)。爱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__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东突”分裂势力开始建立__组织,使用爆炸、__、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在境内外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____的暴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2001年,“东突”__势力仅在新疆境风制造了200多起暴力事件。造成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尽管“东突”__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__分子和分裂势力。

1.下列对“东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__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东突厥汗国的突厥人分散到各地的后裔。

D.“东突”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中亚。

2.下列对“东突”分裂势力产生及猖獗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分裂分子都信奉yī sī lán jiāo ,他们受泛伊斯兰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

B.“东突”分裂分子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受泛指突厥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

C.受到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__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东突”分裂势力已经向__组织方向发展。

D.“东突”分裂势力产生的最直接的根源,是这些操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受到了泛斯拉夫主义的广泛压迫。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是西突厥人的后裔在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

B.“突厥斯坦”最初的意思是指一个地名,在现今中亚的锡尔河河边,是古突厥人的发祥地。

C.新疆的__主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明显的标志是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

D.“东突”__势力之所以承袭至今,主要是受到了国外势力的支持和外国政府的纵容。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鞑靼人和突厥人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的民族。

B.在历史上突厥人曾建立过从博斯普鲁斯到阿尔泰山脉之间地域辽阔的“突厥帝国”。

C.30年代初新疆__势力在喀什建立的“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是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

D.只要“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两种思潮和“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国际__主义”三股势力依然存在,新疆__势力是不会根除的。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7:25:44 免费下载:《》Word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东突”——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__分子想通过暴力__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__分子。

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国。8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列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11世纪以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尔河边,原本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yī sī lán jiāo 国家,创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在沙俄统治下受泛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是泛突厥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新疆开始出现鼓吹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于三个月,但它成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开始,新疆的__主义一直承袭至今。

“东突”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西方(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另一个在中亚(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国)。爱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__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东突”分裂势力开始建立__组织,使用爆炸、__、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在境内外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____的暴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2001年,“东突”__势力仅在新疆境风制造了200多起暴力事件。造成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尽管“东突”__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__分子和分裂势力。

1.下列对“东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__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东突厥汗国的突厥人分散到各地的后裔。

D.“东突”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中亚。

2.下列对“东突”分裂势力产生及猖獗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分裂分子都信奉yī sī lán jiāo ,他们受泛伊斯兰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

B.“东突”分裂分子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受泛指突厥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

C.受到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__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东突”分裂势力已经向__组织方向发展。

D.“东突”分裂势力产生的最直接的根源,是这些操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受到了泛斯拉夫主义的广泛压迫。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是西突厥人的后裔在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

B.“突厥斯坦”最初的意思是指一个地名,在现今中亚的锡尔河河边,是古突厥人的发祥地。

C.新疆的__主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明显的标志是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

D.“东突”__势力之所以承袭至今,主要是受到了国外势力的支持和外国政府的纵容。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鞑靼人和突厥人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的民族。

B.在历史上突厥人曾建立过从博斯普鲁斯到阿尔泰山脉之间地域辽阔的“突厥帝国”。

C.30年代初新疆__势力在喀什建立的“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是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

D.只要“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两种思潮和“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国际__主义”三股势力依然存在,新疆__势力是不会根除的。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东突”——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__分子想通过暴力__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

本题关键词:查阅文献法,阅读训练,阅读中枢,地下文物,阅读新知法,后下,小儿阅读障碍,阅读理解策略,论文题,不成文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