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们为什么淡忘了端午节
韩浩月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要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自2006年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07年作为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被国务院列为法定节日,和清明、中秋一样,在节日当天放假一天。今年我们迎来的,是第一个作为法定节日的端午节。在汶川地震带来的伤痛未止的时候,很有必要过好这个节日,借端午节可以驱邪避疫的寓意,护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早日摆脱灾害,永__安。
可不得不承认,端午节是一个正在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在城市中,它已经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引发的一场“端午节保卫战”,总算让人们高度关注了一下这个节日。
我们为什么遗忘了端午节?这和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系。端午节最初的形式和内容,和农事活动密不可分。但随着乡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城市生活的高度现代化,农村持续的城镇化建设。城市中除了大厦就是街道,自然龙舟无处可划;城市建筑除了钢筋就是水泥,防盗门没有缝隙可以插艾草、挂菖蒲。这样看来,吃粽子成为最便利、最快捷的过端午方式。端午节的被遗忘和其他传统节日的没落,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节日的娱乐化程度不够。除了清明等一些必须保持肃穆心态的节日,中国大多数的传统文化节日,都曾有过它狂欢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于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大人们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没有上一辈的言传身教,“水”未到,“渠”自然成不了。
某电视台进行的一项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知道端午节,愿意过端午节,但对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却没有多少想法——端午节所固有的文化符号,反而限定了端午节被发扬光大。要想传统节日重新在公众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要维护它被权威化了的文化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以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这样才会使得端午包括其他传统节日吸引全民参与,发现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要让端午节焕发活力,政府部门不能简单放假了事。被列为法定假日,为人民过好端午节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时间上的充足,象征意义上的提醒,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不妨从今年开始,让我们重新记忆端午节,让它成为一个别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
(选自2008年6月6日《湖北日报》,有改动)
下列关于端午节的解说,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端午节在阳历的五月初五,为纪念这个节日,民间有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B.端午节作为我国的重要民俗,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C.端午节本来就是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成为法定节日后,全民又可以享受一天的休假了。
D.端午节本身就有驱邪避疫的寓意,人们在这一天祈求庇佑,就可以早日摆脱灾害,永__安。
体现了“端午节是一个正在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且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在城市,端午节已然被追求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人们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
B.多数人只知道端午节和纪念诗人屈原有关,对端午节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一无所知。
C.2008年,人们迎来了第一个作为法定假日的端午节,至此,现代人才总算有了过好端午节的节日环境。
D.汶川发生了地震,为了利用端午节抚平地震带来的伤痛,人们想到了要过好这个端午节。
下列对人们淡忘了端午节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午节所固有的文化符号,如仅仅把端午节与纪念屈原联系起来的想法,限定了端午节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B.端午节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只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导致成人只能采取敷衍的态度。
C.目前尚没有认真、深入地挖掘出端午节质朴、美好的一面,以致现在的端午节还缺乏能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
D.人们对端午节文化含义的了解明显不足,端午节仿佛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节”,削弱了它应有的影响力及吸引力。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可以找到端午节在屈原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相关文字记载。可见我国的端午节源远流长,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
B.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对提醒国人重视端午节有积极意义。
C.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日,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上的提醒作用,也为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提供了良好环境。
D.将端午节定位在“爱国主义教育节”,维护了其作为固有的文化符号所具有的权威化的文化含义,挖掘了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7:21:09
免费下载:《》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们为什么淡忘了端午节
韩浩月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要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自2006年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07年作为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被国务院列为法定节日,和清明、中秋一样,在节日当天放假一天。今年我们迎来的,是第一个作为法定节日的端午节。在汶川地震带来的伤痛未止的时候,很有必要过好这个节日,借端午节可以驱邪避疫的寓意,护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早日摆脱灾害,永__安。
可不得不承认,端午节是一个正在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在城市中,它已经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引发的一场“端午节保卫战”,总算让人们高度关注了一下这个节日。
我们为什么遗忘了端午节?这和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系。端午节最初的形式和内容,和农事活动密不可分。但随着乡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城市生活的高度现代化,农村持续的城镇化建设。城市中除了大厦就是街道,自然龙舟无处可划;城市建筑除了钢筋就是水泥,防盗门没有缝隙可以插艾草、挂菖蒲。这样看来,吃粽子成为最便利、最快捷的过端午方式。端午节的被遗忘和其他传统节日的没落,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节日的娱乐化程度不够。除了清明等一些必须保持肃穆心态的节日,中国大多数的传统文化节日,都曾有过它狂欢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于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大人们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没有上一辈的言传身教,“水”未到,“渠”自然成不了。
某电视台进行的一项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知道端午节,愿意过端午节,但对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却没有多少想法——端午节所固有的文化符号,反而限定了端午节被发扬光大。要想传统节日重新在公众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要维护它被权威化了的文化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以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这样才会使得端午包括其他传统节日吸引全民参与,发现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要让端午节焕发活力,政府部门不能简单放假了事。被列为法定假日,为人民过好端午节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时间上的充足,象征意义上的提醒,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不妨从今年开始,让我们重新记忆端午节,让它成为一个别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
(选自2008年6月6日《湖北日报》,有改动)
下列关于端午节的解说,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端午节在阳历的五月初五,为纪念这个节日,民间有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B.端午节作为我国的重要民俗,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C.端午节本来就是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成为法定节日后,全民又可以享受一天的休假了。
D.端午节本身就有驱邪避疫的寓意,人们在这一天祈求庇佑,就可以早日摆脱灾害,永__安。
体现了“端午节是一个正在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且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在城市,端午节已然被追求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人们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
B.多数人只知道端午节和纪念诗人屈原有关,对端午节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一无所知。
C.2008年,人们迎来了第一个作为法定假日的端午节,至此,现代人才总算有了过好端午节的节日环境。
D.汶川发生了地震,为了利用端午节抚平地震带来的伤痛,人们想到了要过好这个端午节。
下列对人们淡忘了端午节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午节所固有的文化符号,如仅仅把端午节与纪念屈原联系起来的想法,限定了端午节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B.端午节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只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导致成人只能采取敷衍的态度。
C.目前尚没有认真、深入地挖掘出端午节质朴、美好的一面,以致现在的端午节还缺乏能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
D.人们对端午节文化含义的了解明显不足,端午节仿佛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节”,削弱了它应有的影响力及吸引力。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可以找到端午节在屈原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相关文字记载。可见我国的端午节源远流长,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
B.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对提醒国人重视端午节有积极意义。
C.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日,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上的提醒作用,也为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提供了良好环境。
D.将端午节定位在“爱国主义教育节”,维护了其作为固有的文化符号所具有的权威化的文化含义,挖掘了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
本题关键词:端午节,五月茶,五月霜,双月牌刺五加饮料,颌面五官CT,五五丹,满月面容,端节点,五藏生成篇,五脏生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