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5-7题。
大众儒学,是一种新的儒学研究派别,是当代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仁就是以“爱人”之。推行仁政,使社会成员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使社会成员对自身的社会地位都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__作乱的必要;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遵守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道德规范,__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社会成员既没有__作乱的必要,又没有__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所以大众儒学是一种超越社会形态和阶级形态的社会统治方略和社会管理学说。
仁和礼是一体的。不讲仁只讲礼,礼就不会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就会遭到反对;不讲礼只讲仁,社会成员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社会发展会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变化,礼的一些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予以改变和调整,这种改变和调整是仁的体现。
儒学“仁礼一体”的体系中包含了法的内容,礼和法应该很好的结合。礼的作用主要是预防犯罪,法的作用主要是惩罚犯罪。对犯罪个体的惩罚不是法的全部意义,惩罚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即能不能从总体上减少全社会的犯罪)才是惩罚的主要目的。建立分层践行的“以礼为体,以法为用”的礼法体系,是实现社会长治欠安的重要保障。
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全社会的和谐。大众儒学认为,践行仁礼和维护仁礼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汤武革命”和“舜不告而娶”的目的是“复礼”而不是作乱。所以,他们不是在破坏和谐,而是在恢复被破坏了的和谐的基础。所以,“汤武革命”与“克己复礼”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创造和谐、促进和谐的行为。大众儒学承认一切人(尤其是居下位者)的维护仁礼的责任和权利,可以使人们(尤其是居上位者)在违背仁礼方面,不致走得太远。可以使人们在破坏和谐基础的道路上,不致走得太远。因此,只会对维护社会和谐产生积极作用。“礼之用和为贵”表明,礼的根本精神,是不同地位的人们之间的相五协调和相互尊重。所以,儒学文化就是和谐文化。
5.下列有关大众儒学思想体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是儒学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施行仁政,使社会成员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
B.“礼”可使社会成员从道德上认可和定位自身的社会地位,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
C.“法”是“仁”和“礼”的有效补充,其作用主要是惩罚犯罪,使社会能长治久安。
D.“大众儒学”思想体系当中的“仁”“礼”“法”是相互依存的,三者缺一不可。
6.根据文意,下列说洼不准确的一项是
A.大众儒学是一种新的儒学研究派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和阶级形态。
B.“仁”和“礼”如果不能协调好,社会就容易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产生动乱。
C.惩罚犯罪的目的不是惩罚犯罪个体,而是为了从总体上减少全社会的犯罪行为。
D.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维护仁礼的责任和权利,能约束违背仁礼、破坏和谐的行为。
7.按照“仁礼一体”的观点,下列现象不完全符合“大众儒学”理念的一项是
A.受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公司将强制拆除张某在小区公共区域内搭建的车棚。
B.广东一教师回家时遇见三歹徒抢劫路人,便驱车撞向劫匪,阻止了劫匪的暴行。
C.学校教育学生,遭遇突发事件见义勇为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不鲁莽行事。
D.公司规定,员工因病请假,每天扣工资80元;超出10天的,扣除全年奖金。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7:18:32
免费下载:《四川省泸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试题及答案 练习题(语文)》Word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大众儒学,是一种新的儒学研究派别,是当代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仁就是以“爱人”之。推行仁政,使社会成员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使社会成员对自身的社会地位都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__作乱的必要;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遵守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道德规范,__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社会成员既没有__作乱的必要,又没有__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所以大众儒学是一种超越社会形态和阶级形态的社会统治方略和社会管理学说。
仁和礼是一体的。不讲仁只讲礼,礼就不会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就会遭到反对;不讲礼只讲仁,社会成员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社会发展会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变化,礼的一些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予以改变和调整,这种改变和调整是仁的体现。
儒学“仁礼一体”的体系中包含了法的内容,礼和法应该很好的结合。礼的作用主要是预防犯罪,法的作用主要是惩罚犯罪。对犯罪个体的惩罚不是法的全部意义,惩罚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即能不能从总体上减少全社会的犯罪)才是惩罚的主要目的。建立分层践行的“以礼为体,以法为用”的礼法体系,是实现社会长治欠安的重要保障。
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全社会的和谐。大众儒学认为,践行仁礼和维护仁礼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汤武革命”和“舜不告而娶”的目的是“复礼”而不是作乱。所以,他们不是在破坏和谐,而是在恢复被破坏了的和谐的基础。所以,“汤武革命”与“克己复礼”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创造和谐、促进和谐的行为。大众儒学承认一切人(尤其是居下位者)的维护仁礼的责任和权利,可以使人们(尤其是居上位者)在违背仁礼方面,不致走得太远。可以使人们在破坏和谐基础的道路上,不致走得太远。因此,只会对维护社会和谐产生积极作用。“礼之用和为贵”表明,礼的根本精神,是不同地位的人们之间的相五协调和相互尊重。所以,儒学文化就是和谐文化。
5.下列有关大众儒学思想体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是儒学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施行仁政,使社会成员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
B.“礼”可使社会成员从道德上认可和定位自身的社会地位,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
C.“法”是“仁”和“礼”的有效补充,其作用主要是惩罚犯罪,使社会能长治久安。
D.“大众儒学”思想体系当中的“仁”“礼”“法”是相互依存的,三者缺一不可。
6.根据文意,下列说洼不准确的一项是
A.大众儒学是一种新的儒学研究派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和阶级形态。
B.“仁”和“礼”如果不能协调好,社会就容易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产生动乱。
C.惩罚犯罪的目的不是惩罚犯罪个体,而是为了从总体上减少全社会的犯罪行为。
D.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维护仁礼的责任和权利,能约束违背仁礼、破坏和谐的行为。
7.按照“仁礼一体”的观点,下列现象不完全符合“大众儒学”理念的一项是
A.受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公司将强制拆除张某在小区公共区域内搭建的车棚。
B.广东一教师回家时遇见三歹徒抢劫路人,便驱车撞向劫匪,阻止了劫匪的暴行。
C.学校教育学生,遭遇突发事件见义勇为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不鲁莽行事。
D.公司规定,员工因病请假,每天扣工资80元;超出10天的,扣除全年奖金。
本题关键词:儒家,侏儒柱,肝脏化学组成,儒林外史,儒门事亲,合同组成部分,研究成果,垂体侏儒症,医学科研成果两重性,两汉天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