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8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4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假如患者体检发现脾肋下4cm,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60%,单核细胞10%。应诊断为
A: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脾功能亢进 B:Felty综合征 C:成人Still病 D:Reiter综合征 E:粒细胞缺乏症
某成年男性在乘车旅行途中突然出现唾液分泌增多、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半小时后出现恶心、剧烈呕吐、无力等症。此患者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A:急性迷路炎 B:脑血管意外 C:晕动病 D: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E:急性胃炎
某成年男性在乘车旅行途中突然出现唾液分泌增多、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半小时后出现恶心、剧烈呕吐、无力等症。此患者应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吸氧 B:给予扩张血管药物 C:静卧于运动刺激小的位置 D:给予止吐药物 E:抗生素治疗
某女,50岁,2月前出现低热、乏力,后出现双腕关节、左手2、3、右手2指关节肿痛,晨起疼痛关节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RF阳性。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性关节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银屑病性关节炎 E:风湿性关节炎
某女,50岁,2月前出现低热、乏力,后出现双腕关节、左手2、3、右手2指关节肿痛,晨起疼痛关节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RF阳性。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检查
A:CT B:X片 C:HLA-B27 D:ASO
某女,50岁,2月前出现低热、乏力,后出现双腕关节、左手2、3、右手2指关节肿痛,晨起疼痛关节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RF阳性。欲用DMARD治疗时应选用
A:萘普生 B:米诺环素 C:吲哚美辛 D:甲氨蝶呤 E:环孢素A
某女,50岁,2月前出现低热、乏力,后出现双腕关节、左手2、3、右手2指关节肿痛,晨起疼痛关节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RF阳性。病人在联合用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胃疼、纳差、黑便,应首先考虑的病因是
A:类风湿性血管炎所致 B:原发性胃溃疡所致 C:结核性结肠炎所致 D:抗风湿性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所致 E:直肠癌所致
女,19岁,自觉清晨两手指间和掌指关节强直,4个月后有运动时疼痛和肿胀,给予阿司匹林、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和金制剂等治疗,均未见效,且病情渐恶化,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不规则发热,两肘关节有运动障碍,血清γ球蛋白1.6%,类风湿因子(+)该病人应诊断为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风湿性关节炎 C:原发性骨关节病 D:痛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女,19岁,自觉清晨两手指间和掌指关节强直,4个月后有运动时疼痛和肿胀,给予阿司匹林、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和金制剂等治疗,均未见效,且病情渐恶化,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不规则发热,两肘关节有运动障碍,血清γ球蛋白1.6%,类风湿因子(+)该患者用一般抗风湿药无效的主要原因为
A:为非风湿性疾病 B:有并发症的风湿性疾病 C:病情属中晚期、关节变形,病情呈进行性加剧的顽固炎症 D:抗风湿药选择和用法不当 E:体质差异
女,19岁,自觉清晨两手指间和掌指关节强直,4个月后有运动时疼痛和肿胀,给予阿司匹林、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和金制剂等治疗,均未见效,且病情渐恶化,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不规则发热,两肘关节有运动障碍,血清γ球蛋白1.6%,类风湿因子(+)应首选的治疗方法
A:免疫抑制剂 B:D-青霉胺 C:皮质激素 D:关节手术 E: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