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长沙》上片着重写景,描绘了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回忆了往昔生活的具体情景,情中有景。 B:《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深谙“天下事以利而合者,亦以利而离”的道理,巧妙运用最有力的说辞“阙秦以利晋”,说服秦穆公,使其撤围。 C:《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自称是“苟活者”,这是自谦,同时也映衬了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像刘和珍那样,奋勇前行。 D:《包身工》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为线索,介绍了包身工一天的苦难生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野蛮培植 “包身工”制度的罪行。
默写填空 (15分)
(1) ,靡有朝矣。(《诗经 卫风 氓》)
(2)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
(3)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4)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5)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6)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7)六国破灭, , ,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9) ,谦得益。(欧阳修《伶官传序》)
(10)事不目见耳闻, ,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1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12)如今人方为刀俎, ,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13) 桃李不言, 。
(14)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15) ,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1)夙兴夜寐。(2)脉脉不得语。(3)羁鸟恋旧林。(4)少壮不努力。(5)吾将上下而求索。(6)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7)非兵不利,战不善。(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9)满招损。(10)而臆断其有无。(11)周公吐哺。(12)我为鱼肉。 (13)下自成蹊。(14)吾尝终日而思矣。(15)磐石方且厚。(一行义分,凡错字、多字、漏字都不给分)
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他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B:冯至,原名冯承植。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西郊集》等。《十四行集》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集之一。 C:林语堂,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学者。著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锦秀集》《生活的艺术》和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等。 D: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蚀》三部曲,散文集《速写与随笔》《见闻杂记》等。
以下作品中,属老舍写的是( )。
A:《边城》 B:《围城》 C:《家》 D:《骆驼祥子》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巴金的《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B: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老人与海》是其代表作,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C:关汉卿,明代戏曲作家,《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D: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唐人诗句“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作者和句中人物分别是谁?
A:白居易、杨贵妃 B:李商隐、武则天 C:李贺、嫦娥 D:杜甫、王昭君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天,林黛玉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袭人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这个纯粹的误会,想不到竟严重地挫伤了她,那一夜,她“倚喜新厌旧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芙蓉女儿诔》。(《红楼梦》)
B.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联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三国演义》)
C.到了这时,瑞钰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来。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钰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民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__”。(《家》)
D.《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误入圣迹区将被处以死刑时,爱斯美拉达挺身而出,答应与甘果瓦做十年名义夫妻,救了甘果瓦的命。《巴黎圣母院》
B
解析:
A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不开门;《葬花吟》。C没有拒绝,D.四年名义夫妻(3分)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中,关汉卿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代表作《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B:曹禺的戏剧《雷雨》以“雷雨”为题,一方面是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另一方面,以象征的手法暗示出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C:戏剧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戏剧文学即文学剧本。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语言。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代表着莎士比亚艺术的顶峰。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悲剧,主人公双双殉情,昭示了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B:“三言”是指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喻世通言》、《警世明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生活面貌,既投合广大市民阶层读者的阅读趣味,也反映着作者严肃的人生思考和艺术追求。 C: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 D: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曾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B:唐代是边塞诗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众多边塞诗人,“七绝圣手”王昌龄所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C:报告文学是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闻体裁,夏衍的《包身工》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包身工残暴压榨的罪行。 D: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全面地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