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下列句子的语境和要求填写横线上的名句

11、“柳”“留”二字谐音,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折柳”来暗喻离别之情。乐府诗中的“上马不捉鞭,_______,蝶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如郑谷的“好是春风湖上亭,______”。柳永《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柳枝”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绪:如王昌龄的“_______,悔教夫婿觅封候”,苏轼《蝶恋花》中的“枝上柳絮吹又少,______。”贺铸《青玉案》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____,_____,______。”

12、梧桐树高大雄伟,而在古代诗词中,梧桐却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_,____、____。”温庭筠《更漏子》中“____,____,空阶滴到明。”徐再思《双调子?夜雨》中“_______,_______,三更归梦三更后。”这些诗句中诗人借梧桐写尽了人间和愁苦与相思。

13、“愁怨”原本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在诗人笔下借助多种意象却使之变得有形可感,有味可嗅,有色可观。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愁?______。”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欧阳修《踏莎行》中的“______,_____”句;李白的“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句。贺铸《青玉案》的“试问闲愁都几许?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中的“______,_____”和《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两联绘形绘色地写出了愁绪的千姿百态。柳永《蝶恋花》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写愁的句子更是千古绝唱。

14、大雁和飞燕虽属两个不同季节的精灵,但它们也能“心有灵犀一点通”,都能传达出诗人感时伤逝的情怀。如欧阳修《戏答元稹》中的“夜闻归雁生相思,______”和杜甫《天末怀李白》中“______,_____”两句就是以大雁寄相思的典范。在刘禹锡《乌衣巷》中,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的沧桑变迁;在晏殊《浣溪沙》中,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的物是人非的景象;在文天祥《金陵驿》中,我们还感受到了“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________,______?”的“黍离”之悲。

15、诸葛亮一代名相,足智多谋,助汉兴室,却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无穷感慨和敬仰。杜甫在《蜀相》中对他一生作了精辟的概括:“_______,_______”两句是他平生功绩的真实写照;“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又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温庭筠也出于这种惋惜的心情,写下了《经五丈原》。唐代杜甫在《八阵图》中也对诸葛亮一生功过作了总评:“______,______。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诸葛亮对后世忠臣和爱国者影响也很大,南宋诗人陆游在《书愤》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不仅赞颂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作者还以之自况,表达了自己矢志收复中原的志向。

11、反折杨柳枝  柳条藤蔓系离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忽见陌头杨柳色  天涯何处无芳草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叶叶,一声声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1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4、病入新年感物华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家?

1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析:

在下列各项的横线上填上作者或作品的名字。

(7)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东晋干宝的 。

(8)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是南朝刘义庆的 。

(9)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全书包括 、表、书、 和 五个部分,被鲁迅誉为“ ”。

(10)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 ,其作者是 。

(11)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

(12)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 。

(7)《搜神记》(8)《世说新语》(9)《史记》本纪 世家 列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汉书》班固(11)《国语》(12)《孙子兵法》


解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父与子》《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A.


解析:

B.“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中的情节;C.《狂人日记》收在鲁迅小说集《呐喊》中;D.《父与子》是长篇小说。

爱斯梅拉达失踪后,伽西莫多跟着克洛德爬上了钟塔,请概述接下来发生的事件。( 《巴黎圣母院》)

伽西莫多跟着克洛德上了钟塔,发现爱斯梅拉达将被绞死。克洛德也伸长脖子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一幕,他的脸上有魔鬼般的笑。伽西莫多明白了一切,他愤怒地将克洛德推下钟塔。亲眼看着克洛德跌下去,又远远地看见爱斯梅拉达被绞死,他从心底发出了一声呜咽:“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呀!”

简述“瑞珏之死”的主要情节。(《家》)

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到了。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要瑞珏去城外生养。觉新流着泪答应了长辈的要求,送瑞珏到城外生产。四天后,觉新来看瑞珏,听到她在屋里凄惨的叫声,却没有人敢来为他开门。瑞珏叫着觉新的名字痛苦地死去了,两人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 、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元杂剧


解析:

看到中国戏剧,第一步要回忆中国戏剧的知识,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而题干里已经出现了“宋元南戏、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等信息,因此就确定“元杂剧”就是横线上要填的答案。

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一吴承恩——明 《神曲》一但丁一德国 B:《麦琪的礼物》—一欧·亨利一美国 《汤姆·索亚历险记》一马克·吐温一美国 C:《西游记》一王实甫——元代 《唐璜》一拜伦一英国 D:《桃花扇》一孔尚任一清代 《红与黑》一莫泊桑一法国

以下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一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修辞的美感。如采用许多比喻来表现荷叶、荷花在朦胧月光下的情状,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写荷香、月色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妙不可言。 B:《沁园春·长沙》上片“立”的宾语是“寒秋”,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C:《再别康桥》一诗的第二节,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写得美丽动人,浸透了诗人对康桥秀美风光的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D:《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对小屋的描绘,对山居生活的赞美,意在表明他对城市吵闹、喧嚣生活的厌弃,对自由、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期中的代表作。 B: 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他的《新乐府》则反映了将强的批判现实的净胜。 C: 《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既是滑稽的又是发人深省的。 D: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

下列各项中对相关文学史的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为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的法国作家让·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之一有长篇小说《高老头》。 B: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的韩愈,被苏轼评价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其代表作有《师说》《祭十二郎文》等。他和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C:《红楼梦》是清代乾隆时期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现在市面通行的版本一般为120回,其中前八十回为高鹗创作,后四十回为曹雪芹创作。 D: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在其一生中写出了诸如《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优秀的作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