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出下列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

1.诗书:

2.风骚:

3.前四史:

4.四书:

5.五经:

6.六艺:

 .《诗经》与《尚书》 2. 《诗经》、《楚辞》 3.《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5.《诗》、《书》、《礼》、《易》、《春秋》6.①礼、乐、射、御、书、数 ②《诗》、《书》、《礼》、《易》、《乐》、《春秋》


解析:

填写出下列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

1.《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年秦相 集门客编写。

2.诸子散文: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先秦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 家、 家、 家和 家,其代表著作分别为《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在各学派中,首先兴起的是由孔子创立的儒家,继起的是墨家,然后是其他各家。

3.三教九流:三教指 。九流指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

4.屈原: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 。是我国古代 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想像丰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传诵,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诗篇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1953年,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曾把他推举为 。

 .吕不韦 2.儒;道;法;墨 3.rú jiāo 、dào jiāo 、fó jiāo 4.原;浪漫;世界文化名人


解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B.《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东汉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

C.被刘知已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D.《战国策》是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B


解析:

《楚辞》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作家作品共16篇,编辑而成。

补写出下列题目中的空缺部分:

21、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主要作品为《震川文集》(有《___________》、《先*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_________派”。

22、明代湖北三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有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他们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3、________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________的《________》,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________的《________》,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________的《________》(高鹗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24、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吴沃尧《__________________》、李宝嘉《_________________》、刘鹗《_______________》、曾朴《_____________》

中国现当代

25、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________》(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___________》(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1、《项脊轩志》 唐宋

22、袁宏道 袁中道 袁宗道

23、施耐庵 《水浒传》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吴承恩 《西游记》 曹雪芹 《红楼梦》

2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官场现形记》 《老残游记》 《孽海花》

2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解析:

按对有关作家作品的提示填空。

(6)林肯说过,一个小妇人的一部分小书,引发了一场大战,这个小妇人是 ,这部小说是 ,这场大战是美国 。

(7)赵树理是1942年以后解放区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 、 等。

(8)曹禺,原名万__,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 、 、 等。

(9)周立波,现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获斯大林文学奖)。丁玲原名 ,现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 获斯大林文学奖。

(10)《班主任》的作者是 ,《红日》的作者是 ,《原动力》的作者是 ,《陈奂生上城》的作者是 。

(6)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南北战争(7)《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8)《雷雨》《日出》《北京人》(9)《暴风骤雨》蒋冰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0)刘心武  吴强  草明  高晓声


解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的贾谊与晁错的政论文,论事说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体透彻。其代表作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

B.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的《汉书》,为班固受诏而作,因而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那样的强烈批判精神,如书中将项羽、陈涉由《史记》中的“本纪”“世家”贬入“列传”,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词。

C.“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著称的新风气。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D.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以文学著称,然而他的《出师表》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其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家喻户晓。

D


解析:

诸葛亮的《出师表》又称《前出师表》,是相对二次伐魏时的《后出师表》而言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后出师表》。

4.为什么说葛朗台占有金子,却是金钱的奴隶?

葛朗台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执迷不悟,在他眼里只有金钱,任何事物,只有它和金钱发生联系才引起他的兴趣。在金钱与亲情的较量中,他不看重妻子、女儿、弟弟、侄子,他被金钱缠绕,限制,剥夺,在金钱与亲情间,他向金钱妥协,所以,他虽然占有大量金子,却成了金子的奴隶。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 明清时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高峰,过去的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这期间出现的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再创作的。

B. 蒲松龄,明末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他用一生心血创作了《聊斋志异》。郭沫若称赞《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即“记”,“异”就是“奇异的故事”。

C.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矛盾冲突,话剧剧本与冲突的关系更为密切。比如曹禺《雷雨》中,夫妻、父子、兄弟成仇,兄妹乱伦,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失去了常态,而又难分难解,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作品因此有了深厚的意蕴。

D. 戏剧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很多的种类。从表演形式上来区分,有话剧、舞剧、歌剧、多幕剧等。从内容的性质区分,有历史剧、正剧、悲剧、儿童剧等等。

C


解析:

(A项“都是……”不准确;B项蒲松龄为“清朝”文学家; D项戏剧分类有误。)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两项是( )

A: 吴荪甫朝外站着,脸上气色和平时不同;他一眼看见李玉亭,招了招手,就喊道:“玉亭,请你到小客厅里去坐一会儿;对不起。” 端午节过去了,军阀混战一天比一天紧张,上海的公债市场波动不定,谣言四起。吴荪甫和杜竹斋的纠纷依然没有解决。李玉亭总打算做和事佬,他认为吴荪甫刚愎自用是祸根。(《子夜》) B: 1937年夏季,苏文纨与方鸿渐同乘一艘法国邮船回国。在船上,苏文纨看到方鸿渐和鲍小姐混在一起,妒火中烧。船抵达香港,鲍小姐与其未婚夫团聚后就冷落方鸿渐。方鸿渐不由自主地邀请苏文纨陪伴自己。等鲍小姐一下船,苏文纨就打扮得袅袅婷婷来找方鸿渐。(《围城》) C: 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之后,卫队长弗比斯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爱斯梅拉达,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姑娘被绞死了。(《巴黎圣母院》) D: 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各路诸侯共讨董卓。董卓派华雄迎战。华雄连斩两员盟军猛将。关羽毛遂自荐,愿取华雄性命。袁术、曹操对此反应不一,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二人性格特点。(《三国演义》) E. 葛朗台推门进来,一眼就盯住了那闪亮的东西。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一般。 欧也妮同情堂弟的破产,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作去印度的盘缠,查理回赠给他一个母亲留给他镶金首饰盒。守财奴葛朗台看到金子就发狂。(《欧也妮·葛朗台》)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 一时。鲍照拟作十八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 B:杜甫的诗歌创作,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诗史”。“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C:李白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中“浮云”这一意象都指游子。 D:方苞,晚年又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为文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