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毕竟是宋人

李欣

宋人最卓绝的,是品位与识见。中国传统审美,有一点特殊,绝异于西洋,也绝异于时见。诗文书画乃至琴艺,或言志,或求韵,旨趣都在知性层之上。相当于知性层的审美即是才华与技巧,贬抑才气、技巧,就成了传统老观念。因此,知性层,而不是感性层,是汉文明传统审美起平线,停滞于此,就判成低。至于感性层的声色媚好、绮语、激情,更无论了。

宋代皇室也能超脱于感官的愉悦,乃至知性的眩惑。宋徽宗认为“定器有芒,不堪用”,嫌定窑的瓷器色泽亮白,锋芒耀目,弃置不用。他青睐的是汝瓷,有较为含蓄的天青色,或是更为沉着高贵的粉青。仅此一点,让迷恋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的清廷何以堪。

宋人的表达真好,无须动用更多字、更多词,甚至无须表达,已经懂得。懂得,弥漫在空气中,那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氤氲,就像鱼相忘于江湖。

宋人卓识不源于身份,源于文化。深厚的文化教养让他们意识到感官甚至知性的魅力与心灵中的超越倾向相冲突;而韵味、德行之所以总是让他们魂梦以之,因为后者所根柢的超越禀赋,是人性中最高贵的品性。宋人识见,与其说是一种禀好,毋宁说是一种尊严。

宋人如果活在当下,或许会孤独。活在典册之中则不然,德不孤,必有邻。宋代,在文化识见上最中国。温宋代之故,或可知当下之新。

25.在作者看来,中国传统审美可以分为哪三个层面?试加以概括。(5分)

26.为何作者认为宋人的“懂得”就像“鱼相忘于江湖”?(4分)

27.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6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7:02:52 免费下载:《江苏省苏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初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卷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毕竟是宋人

李欣

宋人最卓绝的,是品位与识见。中国传统审美,有一点特殊,绝异于西洋,也绝异于时见。诗文书画乃至琴艺,或言志,或求韵,旨趣都在知性层之上。相当于知性层的审美即是才华与技巧,贬抑才气、技巧,就成了传统老观念。因此,知性层,而不是感性层,是汉文明传统审美起平线,停滞于此,就判成低。至于感性层的声色媚好、绮语、激情,更无论了。

宋代皇室也能超脱于感官的愉悦,乃至知性的眩惑。宋徽宗认为“定器有芒,不堪用”,嫌定窑的瓷器色泽亮白,锋芒耀目,弃置不用。他青睐的是汝瓷,有较为含蓄的天青色,或是更为沉着高贵的粉青。仅此一点,让迷恋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的清廷何以堪。

宋人的表达真好,无须动用更多字、更多词,甚至无须表达,已经懂得。懂得,弥漫在空气中,那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氤氲,就像鱼相忘于江湖。

宋人卓识不源于身份,源于文化。深厚的文化教养让他们意识到感官甚至知性的魅力与心灵中的超越倾向相冲突;而韵味、德行之所以总是让他们魂梦以之,因为后者所根柢的超越禀赋,是人性中最高贵的品性。宋人识见,与其说是一种禀好,毋宁说是一种尊严。

宋人如果活在当下,或许会孤独。活在典册之中则不然,德不孤,必有邻。宋代,在文化识见上最中国。温宋代之故,或可知当下之新。

25.在作者看来,中国传统审美可以分为哪三个层面?试加以概括。(5分)

26.为何作者认为宋人的“懂得”就像“鱼相忘于江湖”?(4分)

27.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6分)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毕竟是宋人    李欣    宋人最卓绝的,是品位与识见。中国传统审美,有一点特殊,绝异于

本题关键词:材料费分析,地面材料,面层材料,饰面材料,管材下料,组分材料计量,组成材料,材料面密度,人工材料,材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