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将进酒》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示要及时行乐,消极避世的情绪油然而生。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也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采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间用杂言,章法上多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但亦有变化。 B:我国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世说新语》。 C: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D:巴金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赋是词和赋的统称。“辞”产生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的名称则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体制。 B:骈文是一种和散文相对的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 C:古文又称古体文,是唐人对唐以前的文体的称呼。中唐时韩愈、柳宗元等发起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先秦两汉散文的回归。 D:笔记体散文,属于古文中的杂记一类,因随笔所记,体制短小,形式活泼,故名笔记文。它特色各异,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重品评人物,沈括的《梦溪笔谈》重经世致用等。
作者告诫中国人、中国作家,要汲取老舍的宝贵营养——人格更重于文格。探究老舍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并由此可见人格与文格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1)来自民间,植根于民众之中;
(2)始终全方位地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
(3)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的滋养;
(4)作品和作家自身的命运都折射出人民、民族的命运。
解析:
略
下面作家作品及国度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闻一多―《死水》―――中国 B:普希金―《欧根奥涅金》―俄国 C:狄金森―《篱笆那边》―英国 D: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匈牙利
对下列作品的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楚辞》②《诗经》③《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④《岳阳楼记》⑤《滕王阁序》⑥《项脊轩志》⑦《子鱼论战》⑧《与朱元思书》⑨《与陈伯之书》
A:①②⑨/④⑤⑥/③⑦⑧ B:①②/③⑤⑧⑨/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②⑨/①⑤⑥/③④⑦⑧
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代表作《哈姆莱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B:屈原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离骚》《湘夫人》《天问》《九歌》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C:司马迁的《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它“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既是伟大的史学著作,又有极高的文学性,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法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她的小说《墙上的斑点》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下列各句对文学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出现的传奇小说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走向成熟,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都是影响较大的作品。 B: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韩愈、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白居易就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C: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作的《阿Q正传》是我国最早的现 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D:加西亚·马尔克思是表现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创作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是北宋诗__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散文写得婉转流畅,富有情致,其中《醉翁亭记》、《秋色赋》尤具特色。 B: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流传甚广,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其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C: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他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明代著名小说家凌蒙初编著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被世称为“三言二拍”。 D:艾青是现代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神曲》——但丁——德国 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汤姆??索耶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唐璜》——拜伦——英国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红与黑》——莫泊桑——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