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下面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将进酒(请)恣欢谑(尽情)向天横(直插)惊层巅(使震惊) B:干云霄(冲)嫁比邻(同乡)就菊花(靠近)具鸡黍(置办) C:泪阑干(栏杆)千丈强(多余)逗秋雨(引出)向昏黑(对着) D:济沧海(渡)何由彻(通,达)殷岩泉(震响)信难求(确实)

分析诗词名句的表达技巧

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议论)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记叙)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解析:

1、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几种。

2、这两个小题可以从表达方式和抒情方式的角度(后者属于前者)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潮落夜江斜月里”中用一“斜”字,好极。请简要分析其在表达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把“两三星火是瓜洲”中的“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好不好呢?为什么?

1、①点明了落潮时间,诗人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了潮落之景。

②与上一句“一宿”呼应,表达了行人那一宿由羁旅之愁而不曾成寐的感情。

2、不好,因为“江枫渔火”是近景,看得清,“两三点火”是远景,看不分明,只见星星点点。“两三点火”与斜月、夜江相映衬,用笔轻灵而细腻。


解析:

1、 金陵津渡指今江苏镇江的西津渡,瓜州在江苏省刊江县南。

2、 张祜是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张祜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羁旅、山楼、斜月、夜潮,加上两三星火,极具萧瑟清冷的意味,充盈着无穷的愁绪。

3、《枫桥夜泊》是唐代张继的诗作。原诗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早岁哪知世事艰,_______________。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中原北望气如山。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秋风大散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愤》一诗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之句。陆游的诗句描述了当时怎样的局势?这种局势是如何形成的?

宋金对峙。绍兴和议,规定宋金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