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枕藉 弥望 垝垣 游目骋怀 B:斑驳 训鸽 凋零 方枘圆凿 C:淅沥 桑葚 槃石 酾酒临江 D:桂棹 玳瑁 落漠 怨天尤人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弥望(mí) 点缀(zhuì) 幽僻(pì) B:倩(qiàn)影 袅娜(nuó) 斑驳(bó) C:参差(cī) 脉脉(mò) 名曲(qǔ) D:梵婀玲(fán) 空隙(kòng) 颤动(chàn)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
A:沧茫 鲰生 陨身不恤 义愤填膺 B:斑驳 愆期 喻之于怀 没精打彩 C:袅娜 宛然 好高骛远 委曲求全 D:葱笼 谙熟 相与枕籍 揠苗助长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膏粱 羽扇绾巾 亭亭玉立 一愁莫展 B:廖廓 沸反盈天 春光融融 没精打彩 C:斑驳 钩心斗角 舞榭歌台 熠熠闪光 D:寒喧 瓮牖绳枢 苍海一粟 抱薪救火
2.选出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3分)
A:斑驳 弥望 砥砺 责无旁待 B:扁舟 麋鹿 瑰丽 骇人听闻 C:流觞 急燥 淅沥 祟山峻岭 D:诽谤 馨石 阡陌 不加思索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倩影 精悍 嬉笑 没精打彩 B:斑驳 渺茫 桑葚 蒙蒙细雨 C:厮杀 垝垣 芰荷 其黄而殒 D:婉然 瞌睡 噩梦 绿树成阴
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稀疏 姿态袅娜 渺茫 没精打彩 B:面庞 繁芜丛杂 涸辙 心急如焚 C:斑驳 沧海桑田 焦灼 义愤填膺 D:凄惨 越陌度阡 猗郁 体无咎言
15.“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酣眠”和“小睡”分别指的是( )
A:满月与淡淡的云 B:满月与淡淡的云遮住月色 C:朗照与经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 D:朗照与朦胧的月色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幽僻 诅咒 没精打彩 历尽沧桑 B:弥望 斑驳 专心至志 小心翼翼 C:寂莫 缥缈 蓊蓊郁郁 游目骋怀 D:嬉游 坐落 豁然开朗 迥然不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共6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仿佛都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5.“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这种“好处”指的是 ( )
A.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
B.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的恬静的心境相吻合。
C.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了静美淡雅的韵味。
D.因为不能朗照,适合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6.“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的“酣眠”与“小睡”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们分别指的是 ( )
A.满月与淡淡的云。 B.满月与淡淡的云遮住月色。
C.朗照与被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D.朗照与朦胧的月色。
7.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修辞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5.B
6.C
7.A
【解析】
5.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文意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角度分析,恰到“好处”的原因,从文段来看,是不能朗照的情形,正好适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选B。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比喻的本题与喻体的辨别能力。从文中“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一句可看出,“朗照”与“因淡淡的云而不能朗照”分别为本题。所以选C。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例句中“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词+地点+动词+名词;选项A“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比喻词+地点+动词+名词。二者修辞特点相同,所以选A。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