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

22.简述《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故事。

23.《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 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我选做( )题:

22.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小说中的贾宝玉为石(神瑛侍者),林黛玉是木(绛珠仙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

23.王熙凤(或凤姐)(1分)。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1分)。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2分)。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王熙凤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1分)。

【解析】

22.

试题分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红楼梦》的相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

试题分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红楼梦》第六回的知识,判断相关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B: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府大兴土木,修造园林。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 C:秦氏死前给凤姐托梦。凤姐心中似戳了一刀。宝玉听说秦氏死了吓了一身冷汗 D: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拄着拐杖到荣国府请凤姐协助办理丧事。风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邢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红楼梦》) E.在元春省亲的宴会上,宝钗建议宝玉把“绿玉”改成“绿蜡”。

20.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她)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道:“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众人笑推她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凳上还睡出病来呢。”

“她”指谁?她因何事醉酒?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①“她”指史湘云。(1分)②宝玉与宝琴、平儿和岫烟同一天生日。探春提议凑份子置酒同乐(1分)。散席时,不见湘云。原来她醉眠于山石僻处的石磴子上,四面芍药花飞,满头满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扇子落在地下,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2分)。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分析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宝玉与宝琴、平儿和岫烟同一天生日。探春提议凑份子置酒同乐(1分)。散席时,不见湘云。原来她醉眠于山石僻处的石磴子上,四面芍药花飞,满头满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扇子落在地下,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众人在芦雪庵依题即景联句,宝玉因联句最少而被罚酒。宝玉喝得酩酊大醉,误入栊翠庵妙玉处,折下了庵中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 B:袭人母兄要赎她回去,袭人死也不肯。回贾府,袭人却用赎身之事试探宝玉,借机给宝玉下箴规,宝玉满口答应。 C:秦可卿去世,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偏又尤氏犯病不能料理事务。于是请来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D:贾敬看上鸳鸯,要讨她作妾。鸳鸯拒绝了这个做主子奶奶的机会,而且在贾母、邢夫人面前铰发明志,誓言不嫁,终身服侍贾母。 E.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认为她在说“混帐话”,并且当众颂扬黛玉不会这么说。黛玉听后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18.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7.《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裁)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著,主要记载了春秋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18.《雨巷》的作者是 代诗人。

编年体   左丘明    戴望舒   现代派诗人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课内文学常识的积累,根据提示作答。要注意一些词语正确的写法。例如,“左丘明”的“明”;“戴望舒”的“戴”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春秋中期思想家庄周及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包括内篇、外篇与杂篇, 其《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初一,“朔”指月末最后一天。 B:《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这部作品编撰者罗贯中是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C: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必须符合礼仪。在古代的礼节中,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而室内座位方面又以坐西向东为尊。“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是指古人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D:《堂吉诃德》作者是西班牙人塞万提斯,他是最早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的欧洲作家。他在《堂吉诃德》这部喜剧中不可避免地渗透了悲剧因素,形成了一种“含泪的笑”。

29.简答题(10分)

⑴宝玉心中想到:“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

宝玉看到的是什么场景让他有如此想法?该想法反映了他对黛玉什么样的态度?(5分)

⑵请概括吴荪甫最后众叛亲离的情形。(5分)

(1)龄官划蔷(2分) 反映贾宝玉深爱林黛玉,对黛玉清高的赞赏,对黛玉独一无二的个性的痴迷。(3分)

(2)婚姻上,妻子林佩瑶与吴荪甫感情冷淡,貌合神离;家庭里,四小姐不听规劝,离家出走乃至回到乡下;事业上,收买的内线韩孟翔、刘玉英背叛自己,姐夫杜竹斋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直接导致自己大失败。(一点1分,2点3分,3点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名著名篇的把握。第一问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宝玉认为龄官若是葬花,就是东施效颦了,可见在他的心目中,黛玉的形象和地位是独一无二的。第二问出自茅盾长篇小说《子夜》,吴荪甫是《子夜》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性格矛盾复杂,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在吴荪甫身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他性情坚毅不屈,善良,但又心狠手辣。他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不满,但又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和赵伯韬合作搞公债投机;他不满蒋介石政府的苛捐杂税、军阀战争,但他又依靠国民党军警来__工人运动、农__动,对工农群众和红军极端恐惧和仇视;在家里,他__独断,表现出封建性的一面。他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家的代表,渴望摆脱外国势力的束缚却又不得不依赖于封建及西方势力,最终失败。这一失败包括婚姻、家庭和事业。

考点: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名著名篇阅读B。

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赵云打败张郃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口令,借故杀了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B:《白光》、《孔乙己》都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但作者对《白光》中醉心仕途、精神世界渺小而可鄙的陈士成的批评更严厉。 C:《茶馆》的戏剧冲突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 D:《家》中,觉民弟兄的几个同学创办了《黎明周报》,刊载新文化运动的消息,介绍新的思想,批评和攻击不合理的旧制度和旧思想。觉慧热心参加,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觉民白天忙着学校的功课,晚上也积极参加周报的工作。他们都是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 E.在葛朗台结婚以来的第三次请客中,公证人克罗旭称赞打算替巴黎弟弟商号清偿债务的葛朗台很有荣誉感。银行家德·格拉桑也认为葛朗台这样做真是伟大极了。而德·格拉桑夫人自告奋勇,连路费也不要葛朗台出,示意丈夫帮葛朗台到巴黎去处理清盘的事。

25.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⑴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瑜曰:“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玄德曰:“子敬、孔明在此为证,都督休悔。”鲁肃踌躇未对。

周瑜想取的是哪个地方?周瑜和诸葛亮又是如何争夺此地的?清简述原著相关情节。

⑵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他)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然后回马来见玄德,具言断桥一事。玄德曰:“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断桥一事”是指谁做了什么事?刘备又为何说“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述相关的前因后果。

⑴南郡(1分)。周瑜派人攻取南郡,与曹仁展开大战,后兵败中毒箭。周瑜让手下诈称身亡。曹仁得知周瑜已死,偷袭吴军大寨,中计,大败而走。周瑜前往南郡,却发现诸葛亮派赵子龙占领了南郡。(4分)

⑵“断桥一事”是指张飞拆断长坂桥。(2分)张飞喝退曹军表现他的勇猛。(1分)他下令拆桥实则示怯于曹方,(1分)致使曹军再度前来追击。(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表述时注意理清内在的逻辑性。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下列各项对作品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冯乐山想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觉民向大哥觉新求助。觉新因为梅的死,不愿让觉民和琴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觉民逃离了公馆。(《家》) B: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趁机叫晴雯送两块旧帕给黛玉。黛玉体会出旧帕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左思右想,题诗三首于其上。(《红楼梦》) C:乞丐王克劳班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救爱斯梅拉达。在伽西莫多的帮助下,他们冲入教堂,救走了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 D: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她只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道夫又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婚。(《复活》) E.1806年,葛朗台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他由原来只有二千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一千七百万法郎的大富翁。(《欧也妮·葛朗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