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贾迎春的个性及结局,由贾迎春的悲剧谈谈你对封建婚姻的理解。

贾迎春绰号“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是著名的“懦小姐”。她嫁给孙绍祖,遭受虐待。她在出嫁一年之后被“中山狼”孙绍祖虐待至死。迎春的悲剧故事深刻地表现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表现了那一时代没落贵族少女怎样成为家庭的牺牲品,而遭受不幸的命运。曹雪芹创造贾迎春这样一个人物,也很有典型意义。曹雪芹饱含血泪地写出贾迎春的悲剧,对宿命论、对封建礼教、对懦弱的人性、尤其对残酷__懦弱人物的剥削阶级的“中山狼”,进行了揭露、批判和鞭挞。


解析:

考查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构思的故事情节的掌握。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为了赎罪,聂赫留朵夫为监狱里的玛丝洛娃做了哪些事,请简述。

(2)、请简述“鸣凤之死”的故事。

答:第( )题

(1)、聂赫留朵夫找到律师,积极准备把案件上诉到高级法院;然后他到监狱探视玛丝洛娃,请求她的宽恕,并把自己要和她结婚的决定告诉她;他还通过关系,把玛丝洛娃转到监狱医院当护士,最后还陪她流放到西伯利亚。

   (2)、鸣凤与觉慧情投意合,却被高老太爷送给冯乐山做姨太太,她向太太哀求,但太太不敢反对;鸣凤又想向觉慧求救,但又不忍打扰。出嫁前的晚上鸣凤怀着最后的希望去找觉慧,恰遇觉慧赶着写稿,他没有听完鸣凤的哀诉就把她遣走了。于是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投湖而死。

在《红楼梦》十七回中皇帝的妃子贾元春要回娘家探亲,须要修一座园林式的别墅让妃子住,这别墅叫"大观园"。第十七回描写了大观圆环境,行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采用了什么写法?简析其作用。

①以游人的行踪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②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为后文贵妃省亲作铺垫;为小说主要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场所;揭示小说的环境背景。


解析:

考查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的理解能力。

就第八回中 薛宝钗会见宝玉时精心打扮,但不是华丽而是朴素得体,请简要分析。

宝钗会见宝玉,在事先是预谋好的。会见时的穿着,看去很朴素,很平常,其实是经过薛宝钗精心设计的,一切以符合宝玉的审美观并能吸引对方为目的。这使人想起了玛格丽特小说《飘》中的郝思嘉。她在某次参加一次野宴之前穿衣打扮,确定的宗旨是:什么衣裳最能吸引她的情人希礼。《飘》的作者写郝思嘉的这一心理,淋漓尽致。而《红楼梦》却不写宝钗的这一心理,让读者自己去联想。


解析:

考查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理解能力,要结合薛宝钗对宝玉的爱恋理解分析。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谁和谁的一段故事?请你说说这个故事情节。

答:

(1)明确:刘备、曹操。说的是曹操煮酒与刘备一起共饮,谈论天下英雄。刘备尽数天下英雄,曹操皆以为不及,一一否决。最后,曹操认为自己与刘备才是真英雄(论天下英雄,唯我与史君耳)。刘备听见,吓得筷子落地。幸好天上突然响雷一声,刘备推辞说是害怕雷声。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刘备说:“圣人也怕打雷,我怎么不怕呢?”于是将听了曹操说的话而筷子掉了的过程,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就不怀疑刘备了。曹操以为其怯懦。这个故事反映出两个人的不同性格:曹操的豪情万丈、雄才大略 ,刘备的深藏不露、随机应变。


解析:

考查对构思的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此题的难处在于先要理解了诗的内容,知其所指。其实诗已经是对情节的高度概括了,只要把人物代进去,这个答也就出来了。

简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1)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2)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他的”冰山原则”在这里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海明威大量使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把作品主题思想高度抽象化,使其完全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中。对老人来说,大海不像对年轻渔夫那样是一个具体的捕捞领域,而被认为是一种人格。它既体现仁慈,又体现残忍。因为它一方面养育了象老人这样许许多多以海为生的渔夫,另一方面又给他们带来了灾难。在大海的深处,老人找到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大马林鱼。海的宽广足以使老人能了解和体验到那种未知的神秘领域。如果说作品深奥的寓意是从这方面体现出来的话,那么他和老人孤单一人出海打鱼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只有这样,关于大海的这样一种观念才会显得格外鲜明。或许正是这样的考虑,海明威才让老人唯一的伙伴曼诺林离开了他。


解析:

考查对小说基本创作风格的把握能力。理解所谓的“冰山原则”内涵,把握《老人与海》该艺术风格的具体表现。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兵追击,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名“八阵图”)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 (《三国演义》)

  B.《子夜》最后一章里,吴荪甫、赵伯韬当面交锋.赵伯韬以借款给危机中的益__司作为“和解”的借口,实际上是在进一步完成他的吞并计划。吴荪甫只好屈服,抛下妻子离开上海。 (《子夜》)

  C.“寂寞啊!我们的家庭好像是一个沙漠,又像是一个‘狭的笼’。我需要的是活动,我需要的是生命。在我们家里连一个可以谈话的人也找不到。”

  这是因为闹__,觉慧被祖父关在家里时写下的一段日记。在家里,他常常看到的是许多毫无表情、似笑非笑的脸,有时候他实在忍耐不下去了,便愤愤地说:“等着吧,总有一天……” (《家》)

  D.甘果瓦误入乞丐小偷们聚居的圣迹区。按照圣迹区的法律,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跟绞索配对,要么跟乞丐王国中的女人结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爱斯梅拉达接受了甘果瓦的求婚,宣布愿意做他的妻子,婚期五年,但两人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夫妻。 (《巴黎圣母院》)

  E.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三次到监狱来探望她的时候,已经戒了酒,还答应在医院里做杂务工,但拒绝接受他的求婚。 (《复活》)

AC


解析:

(A应是英莲被拐走后甄家被烧毁;C应是在林子里过夜。)

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100字左右)

(1)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母女生离死别的悲惨经过。

(2)“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本来抱着希望,以为他会来一趟……然而从那天夜晚起,一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复活》)

请简述“那个夜晚”发生的事。

(3)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的爱情与婚姻悲剧。

(1)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母女生离死别的悲惨的经过。

1.  巴格特的女儿被埃及人偷走,她带着小阿涅斯的一只绣花小鞋,跑遍各地寻找女儿。

2.  来到巴黎,巴格特在绝望的情况下当了修女,极端仇视埃及人,把自己幽闭在小屋。

3.  爱斯梅拉达再次拒绝了克洛德的求爱后,被交给隐修女居第尔看管。

4.  不料隐修女居第尔和爱斯梅拉达因各自珍藏的小鞋子而母女相认。

5.  居第尔为救女儿向刽子手冲去,被推开头触石板地而身亡。

(2)“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本来抱着希望,以为他会来一趟……然而从那天夜晚起,一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请简述这个夜晚发生的事。

1.  有一次,两位姑姑打电报要求聂赫柳朵夫顺道去看她们

2.  而他却以得按期去彼得堡为由,不肯前往

3.  那天晚上,马斯洛娃冒着风雨赶到火车站,火车正好开动。

4.  马斯洛娃把脸贴在窗玻璃上敲打窗子,聂赫柳朵夫却关上了窗子。

5.  此后,马斯洛娃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3)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的爱情与婚姻悲剧

1.  父亲破产,年轻英俊的查理来到索漠,欧也妮为他神魂颠倒。

2.  善良单纯的欧也妮同情查理把积蓄近六千法郎送给他,查理也回赠梳妆匣,两人私定终身。

3.  查理在印度发财,与一位奇丑的侯爵小姐订婚,寄还六千法郎并要回梳妆匣。

4.  欧也妮大方冷静,得知特奥博里翁侯爵绝不肯轻易把女儿嫁给一个破产人的儿子,于是帮叔父还清巨额债务。

5.  从此对爱情绝望,欧也妮最后嫁给只图她财产没有丝毫感情的德蓬风先生。


解析: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失空斩”是一组中国京剧传统剧目《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合称,故事取材于《三国演义》,请简述其故事情节

(2)诸葛亮用兵往往都是料敌先机,用计取胜。第92回中“诸葛亮智取三城”中便是如此,试简述这一精彩的用计

(1)司马懿率军取街亭,马谡立军令状守街亭,他不听王平建议,扎营山顶,遭魏军围攻,街亭失守。司马懿率兵直取西城,诸葛亮用空城计,将城门大开,稳坐城楼,抚琴饮酒,镇定自若。司马懿疑有伏兵,未敢进城,率军而去。战后马谡自缚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孔明挥泪斩马谡。

(2)答:诸葛亮先让人在南安城下点火,说要烧城。然后派人乔装魏兵到安定城求救,说以放火为号,安定太守崔谅中计带兵离城,蜀军随后取了安定。崔谅兵败诈降,说愿意说服南安太守,诸葛亮识破其计,将计就计,遂取了南安。

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一些“曲笔”,那么,什么是“曲笔”?请结合《药》加以分析说明其作用。

曲笔: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写法。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药》这篇小说,既写了华、夏两家由于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也写了革命者由于脱离群众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凄清色调,尤其是结尾关于坟场环境的描写文字,更是让人感到阴森恐惧。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这清白、零星的小花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色,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继承者们一定会发扬夏瑜精神,光明终究有到来的时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