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欧阳修字永叔,号 ,是 代的文学家、史学家。

后人在评价欧阳修这首词时认为,本词在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的揭示上极具特色,“字字沉着,句句推进,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请问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逐层渲染这份感情的?

【小题1】醉翁   宋代(2分)

【小题2】①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妻子对夫君思念的愁苦之情(2分)

        ②作者由分别---远别---无音信---夜闻风竹---寻梦不成---灯又烬,自外及内、从现实到幻想又回到现实,使用“风吹竹”“灯又烬”借景抒情,一层层将愁苦之情渲染得深刻、凄绝。(4分)


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唐多令

刘过(南宋)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刘过,少怀志节,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鲜为朝廷所用,后布衣终身。

下片着一“愁”字,请具体指出全词写出了词人哪些愁。

①故人离散之苦; ②年华易逝之忧;③怀才不遇之悲;④忧国伤时之恸。(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


解析:

注意词中一些特殊的意象,即可得出答案。意象有:重过南楼,又中秋,故人,旧江山,新愁,少年等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多景楼①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②。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耀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③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古徐州:指镇江。③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试分析“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写景上的特色。

“往事忆孙刘”中的“孙刘”指谁?作者“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词作借古抒怀,写了叔子“襄阳遗恨”这一“古愁”,那么作者的“今愁”又有哪些?

【小题1】这几句由大到小(或“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写出烟云缥缈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胜景。

【小题2】“孙刘”指孙权和刘备,追忆三国时代孙、刘合兵共破强曹的往事,既是对英雄人物的追慕,更是为了抒发自己图强自振、横戈跃马的豪情。

【小题3】“今愁”一是山河破碎,二是自己壮志难酬。


解析:

【小题1】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分析1分,共4分。

【小题2】每点1分,共4分。

【小题3】2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2)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⑴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

    ⑵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天仙子

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 嘉禾小倅(cuì):秀州通判。倅,副职。②记省:记得清楚。③并禽:成双的鸟,鸳鸯之类。

(1)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王国维《人间词话》说:“ ‘云破月来花弄影’ 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赏析“弄”字的妙处。

(1)上阕写“愁”,有对自然的春光已逝之愁,有对自己的年华老去之愁,以及往事成空、后期无定之愁。

    [评分标准:本题3分。伤春,伤老,伤往事后期,3个要点各1分。]

   (2)(示例)与上句,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美(或也写出了夜的静,表达内心寂寞、孤独)。


解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有许多相同 点和不同点,选出判断不正确的项( )

A:两词感慨的重点不同,苏词侧重感慨作者自己坎坷潦倒,壮志难酬;辛词侧重感慨山河破碎,中原难复。 B:两词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杰的“得志”来反衬作者自己的“失意”。 C:两词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英杰来讽刺朝臣腐败无能,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D: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结尾低沉,抑郁;辛词结尾激愤、高昂。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依据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阕,又叫片。 B: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优美,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幽远,为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 C:闻一多在新诗各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诗集有《红烛》和《死水》。 D:华兹华斯,是法国“湖畔派”代表诗人,他开创的浪漫主义诗风对雪莱、拜伦和济慈都有影响。

对下列诗句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来衬托“故国不堪回首”的凄神寒骨。 B:“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来烘托周瑜的“雄姿英发” C:“杜郎俊赏”“豆蔻词工”来反衬今日的“尽荠麦青青” D:“金风玉露一相逢”来反衬“人间无数”。

、诗歌鉴赏

阅读__的《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回答以下问题。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3、依次写出这首词押韵的字。

答:

14、摘出这首词写景的句子,并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

①写景的句子:

②景物的特点:

13、山、颜、端、看、寰、间、还、攀

14、①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②生气蓬勃,充满活力。


解析:

13、找出韵脚相同的即可。

14、①从原文中找景物描写。

②简单的词语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好事近

杨万里

月末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什么是这首词的意象?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这具意象。

月亮(月光)是这首词是意象。“月末到诚斋”,令人一怔;“先到万花川谷”,使人豁然开朗。“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解开“月末到诚斋”的真正原因。十三之夜,月色已皎然如玉,可现在还不是月色奇绝之时,若到十五、十六,月色将更加令人倾倒。写十三月色之美是实写,而十五、十六月色之奇绝却是空白,让人去想象。正是这种意到笔不到的空白处,才显出词人的灵气和智慧。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