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六国论》中的“______,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语句,指出了六国对付秦国的办法;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写出了急盼归家的心情;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表达出对孔明壮志难酬、抱憾而终的痛惜。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使 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④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注释】 ①复得:再起用。②廉颇:赵国的大将。③毁:诽谤,说坏话。④矢:通“屎”。
1.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顷之/三遗矢矣 B.顷之三遗/矢矣
C.顷之三遗矢/矣 D.顷之三/遗矢矣
2. 解释文中的词语。
(1)遂( ) (2)顷之 ( )
3.请把“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廉颇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5.联系全文,说说选文中的赵王是个什么样的国君?
1.A
2.(1):遂:于是 就 (2)顷之 不久 一会儿
3.赵王派出使者观察廉颇还能用否?
4.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5. 是一个只听信一面之词,昏庸无能的国君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当心情愉快时背诵课文特别快;当心情悲伤或者烦躁时,记忆得就慢。产生不同记忆效果的原因是①积极情绪对人的记忆力有积极的影响②消极的情绪对人的记忆力有消极影响③不同情绪对人的智力产生不同的影响;情绪不同结果不同④性格不同智力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与“付诸东流”的“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曰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投诸渤海之尾 D:潘崇曰:“能事诸乎?”
与“付诸东流”的“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曰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投诸渤海之尾 D:潘崇曰:“能事诸乎?”
7.对下列课文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B:“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古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在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C:《江南的冬景》中的微雨寒村冬霖景象实在美得富有诗情画意。“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意思是人到此境界,当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意,更难立足于此,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D:《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古抒怀,表达了个人壮志难酬的感慨。苏词最后以旷达心态看待历史和人生;辛词结尾既是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也体现了为当今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而痛惜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