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 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 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3分)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意象及其特点分析2分,意境概括1分。)

(2)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前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

也可以答: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在宁谧的氛围里,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的愉悦,表达了他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手法1分,分析恰当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揶揄(yē)  伶俜(pīng) 掮客(qián) 赍志而殁(jī) B:妻孥 (nú) 黢黑(qū) 草屦(jù) 椎心泣血(zhuī) C:渐染(jiān) 临帖(tiè) 转圜(huán) 剜肉医疮(wān) D:扇凉(shān) 崴脚(wēi) 琵琶(pá) 鞭辟入里(pì)

选出下列各句中注音错误的一项:( )

A:引吭háng 怨懑mèn 憩qì息 眼眶kuàng B:朔shuò风 开堑qiàn 冀jì求 泥泞nìng C:鬈quán发 旋xuàn卷 絮说 xù 福橘jú D:劈头pī 果脯fǔ 胸脯pǔ 杖屦jù

选出下列各句中字形错误的一项:( )

A:果脯 杖屦 悲怆 疮疤 B:诗帖 干戚 画舫 懿行 C:庶民 拧劲 拧紧 眼翳 D:蹂躏 押解 整饬 惊骇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每个特点1分,答出4个特点即可得4分)

(2)①以动衬静。诗歌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段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更衬托出诗歌境界之幽。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4分,答出“以动衬静”1分,分析恰当1分;答出“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分析恰当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作答此题时应着重抓能表现“春晚”的特点的词句。像“花去”“路静”“幽寻”等关键词语。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前三联着重表现“半山”静谧的环境,在此静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留下一片“好音”。由此可以得出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从诗句本身出发,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晚春”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

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的“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答: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4分)

答: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4分,每个特点1分,答出4个特点即可得4分]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4分。答出“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给1分,分析恰当1分;答出“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分析恰当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 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 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4分)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3分,每个特点1分,答出3个特点即可得3分。)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

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4分。答出“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1分,分析恰当1分;答出“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分析恰当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4分)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3分,每个特点1分,答出3个特点即可得3分)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前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

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4分。答出“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1分,分析恰当1分;答出“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分析恰当1分。)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