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义词: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冬季天气寒冷,皮带张弛度有所改变,须检查()、()皮带的张弛度,并按规定调整。
踟蹰chí chú
踟蹰是( )
A:双声音 B:叠韵 C:音译 D:外来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广东番禺区象贤中学2008年高考语文模拟题1) ( )
A:乾坤 朝廷 斡旋 翰林 铁戟 B:押解 狎昵 鸭绒 柙笼 木匣 C:忸怩 妞妞 枢纽 扭曲 按钮 D:苟活 佝偻 拘束 足够 枸杞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斡旋 阡陌 默契 没齿不忘 厉兵秣马 B:和睦 倭寇 募捐 栉风沐雨 暮鼓晨钟 C:裨将 琵琶 熊罴 稗官野史 蚍蜉撼树 D:虔诚 掮客 乾坤 潜移默化 黔驴技穷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白 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分歧桃李混芳尘。
猛然一夜芬芳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23.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24.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23.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4分)
24.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4分)
【解析】试题分析:
23.鉴赏诗歌时,诗歌中的题目、注释、作者等信息不能忽略。此题考生功能可抓住诗题“白梅”分析,可知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再抓住诗歌大意梅花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24.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关于斡旋和调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争端当事国都参加谈判 B:斡旋方或调停方都参加谈判 C:斡旋方或调停方都承担法律责任 D:争端当事国都只同斡旋方或调停方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