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右乳房内肿块4cm×3cm,皮肤略回缩,基底不固定,右腋下2.5cm×l.5cm活动的淋巴结2个,质硬,病理证实为乳癌淋巴结转移。按国际标准,应属于

A:T2、N1、M0 B:T1、N1、M0 C:T3、N1、M0 D:T3、N3、M0 E:T3、N2、M0

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 B: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

下列各项中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剖(pōu) 三昧(mèi) 氛(fēn)围 B:耗(hào)散 瓦垄(lǒng) 卷轴(juǎn zhóu) C:梁枋(fāng) 一幢(zhuàng) 恍惚(huǎng hū) D:坍(tān)缩 辐(fú)射 睇(dì)盼

下面汉字书写与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圩(wéi)顶 皦(jiǎo)如 景行(háng )行止 濯淖(zhuó) B:僭(qiàn)越 惨怛(dá ) 帝喾( kù) 匪兕(sì) C:商贾(gǔ) 举类迩(ěr) 唐眜(mò) 翕如( xī) D:汩罗( mì) 三闾 (lǘ) 温蠖(huò) 弹冠(tán)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蹙(cù)缩 间(jiān)或 胡诌(zhōu) 少不更(gēng)事  咄咄(duō)逼人 B:形骸(hái) 讪(shàn)笑 拓(tà)片 呱呱(guā)坠地 垂涎(xián)三尺 C:鞭笞(chī) 歆(xīn)享 瓦楞(léng)  惴惴(zhuì)不安 如法炮(páo)制 D:撮(cuō)合 逡(qūn)巡  窈(yǎo)陷  杀一儆(jǐng)百 按捺(nài)不住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鳟(zūn)鱼 坍 (tān)缩 迤(yǐ)逦 央浼(měi) B:茶峒(dòng) 棕榈(lěi) 棕榈(lěi) 灞(bà)桥 C:窸窣(sū) 深挚(zhì) 颦(pín)蹙 细菌(jūn) D:糍(cí)粑 蓬蒿(hāo) 尴(gān)尬 沮(jǔ)丧

下列各句中“与”的意义和用法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表疑问) B:唯求则非邦也与。(表反诘) C:蹇叔之子与师。(动词,参加) D: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动词,理解、支持)

对下列各句“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②吾与汝毕力平险。 ③可得闻与?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⑤吾与点也。 ⑥子非三闾大夫与?⑦桓公知天下诸候多与己也。 ⑧朝过而夕改,君子与之。

A: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B: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C: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D: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阅读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完成诗后练习。

题三闾大夫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问:“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本诗诗眼是“怨”。从结构上看,“怨”紧承上句,使滔滔沅湘意蕴深长,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从诗歌形象上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怨”字还流露出作者面对屈原庙无尽的怀念和凭吊之意。)


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三闾大夫庙①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注】①三闾大夫庙: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

  (1)说说“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两句的含意。

  (2)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作简析。

(1)“秋风”点明季节,“日暮”点明时间,“枫树林”加上“萧萧”叠词修饰,两句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2)诗眼是“怨”字。“怨”紧承上句,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字领起后句,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浓郁的“怨情”。“怨”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展现出屈原的哀怨形象,流露出作者无尽的怀念和凭吊之意。


解析:

这是作者游屈原庙的题诗。

  此诗题一作《过三闾庙》,是诗人大历中在湖南做官期间路过三闾庙时所作。伟大诗人屈原毕生忠贞正直。满腔忧国忧民之心,一身匡时济世之才,却因奸邪谗毁不得进用,最终流放江潭,遗恨波涛。他的峻洁的人格和不幸遭遇,引起了后人无限的景仰与同情。在汉代,贾谊、司马迁过汨罗江就曾驻揖凭吊,洒一掬英雄泪。贾谊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而司马迁则在他那无韵之《离骚》(《史记》)里写了一篇满含悲愤的《屈原列传》。时隔千载,诗人戴叔伦也感受到了与贾谊、司马迁同样的情怀:“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湘中怀古》)大历年间,奸臣元载当道,嫉贤妒能,排斥异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来往于沅湘之上面对秋风萧瑟之景,不由他不动怀古吊屈的幽情。《题三闾大夫庙》就是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景成章的。

  诗首句“沅湘流不尽”发语高亢。如天外奇石陡然而落,紧接着次句“屈子怨何深”又如古钟震鸣,沉重而浑厚,两句一开一阖,顿时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从字面上看,“沅湘”一句是说江水长流,无穷无尽,意思当句自足。但实际上“流”这里是双关,既指水同时也逗出下句的“怨”,意谓屈子的哀愁是何等深重,沅湘两江之水千百年来汩汩流去,也流淌不尽、冲刷不尽。这样一来,屈原的悲剧就被赋予了一种超时空的永恒意义。诗人那不被理解、信任的悲哀,遭谗见谪的愤慨和不得施展抱负的不平,仿佛都化作一股怨气弥漫在天地间,沉积在流水中,浪淘不尽.作者在这里以大胆的想象伴随饱含感情的笔调,表现了屈原的哀怨的深重,言外洋溢着无限悲慨。

  诗的后两句轻轻宕开,既不咏屈原的事,也不写屈原庙,却由虚转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景:“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这并不是闲笔,它让我们想到屈原笔下的秋风和枫树,“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招魂》)。这是屈原曾经行吟的地方啊! 朱熹说“(枫)玉霜后叶丹可爱,故骚人多称之”(《楚辞集注》)。如今骚人已去,只有他曾歌咏的枫还在,当黄昏的秋风吹起时,如火的红枫婆娑摇曳,萧萧絮响,像在诉说千古悲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