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对人们生活态度方面的影响是()。
A:“入世” B:“出世” C:“遁世” D:“消极”
.台湾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面对列强对台湾的侵略,近代爱国诗人( )写下了《台湾行》:“我高我祖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银无万数。成败利钝无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百代流求在我手,万众一心谁敢侮。”表明了誓死保卫台湾的决心。
A:王国维 B:陈寅恪 C:黄遵宪 D:李鸿章
石涛、()、髡残、弘仁4位遁迹空门的画家被称作“清四僧”。
A:郑板桥 B:任颐 C:吴历 D:朱耷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夫难平①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③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①平:通“评”,评判,断定。②拊:拍。 ③蹉跌:跌跤,比喻失败。
19.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2分)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是( ) 已( )
21.文中哪句话表现出诸葛亮对北伐的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依据此文和你对诸葛亮的了解,简单地评说一下诸葛亮其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计/……也/……盟/……败/……跌/……帝/……是/……20.是:此,这样。 已:停止。2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2.忠于刘氏父子;决心兴复汉室;有智有勇。
《后出师表》选段(8分)
夫难平①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③,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注释:①平,通“评”,评判,判断。②拊,拍。③蹉跌,跌交,比喻失败。)
21.写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A.夫难平者,事也。B.必先苦其心志
C.所以动心忍性D.曾益其所不能
2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已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哪句话与《出师表》中“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依据选文以及你对诸葛亮的了解,请简要的评说一下诸葛亮其人。(2分)
21.C22.从前先帝在楚地打了败仗,在这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2分) 23.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分) 24.能围绕“忠心耿耿、勤勤恳恳、足智多谋、高瞻远瞩”等来评说即可。(2分)
《后出师表》选段(8分)
夫难平①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③,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注释:①平,通“评”,评判,判断。②拊,拍。③蹉跌,跌交,比喻失败。)
21.写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A.夫难平者,事也。B.必先苦其心志
C.所以动心忍性D.曾益其所不能
2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已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哪句话与《出师表》中“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依据选文以及你对诸葛亮的了解,请简要的评说一下诸葛亮其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7. (1)遍及 (2)案件(各1分) 18.A(2分) 19.大国,难以预测,恐怕有埋伏啊! 20、彼竭我盈;辙乱旗靡。(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纨绔 成败利钝 横亘 怙恶不悛 B:裨益 层峦迭翠 祛除 忍俊不禁 C:镌刻 睚眦必报 翩迁 曲突徒薪 D:慨叹 伶牙利齿 凭眺 高屋建翎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偏远之何伤。”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像屈原这样置个人成败利钝于不顾,执着一念,勇往直前的志士仁人。 B:“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在时代的召唤前,青葱少年当志存千里,自强不息,为开创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发展之基。 C:“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人生在世,惟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你才能真正拥抱一份随缘自适、泰然自得的洒脱与从容。 D:“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俗世红尘中的我们与其喟叹年华匆匆,不如珍惜现有的光阴,把握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